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58|回复: 0

[散文] 与荷塘相伴的时光

[复制链接]

7250

主题

1768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4634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0-8-27 15: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荷塘相伴的时光



今天早上早锻炼快结束时,照例是到小区后门静安公园中的小荷塘走一圈,拍几张荷花荷叶的照片。这几天,我突然发现塘中的荷叶变成了涂了薄薄白霜般的灰蓝色,而不是前些日子的淡绿色;不多的荷花大多花瓣变苍白色,而不是前些日子的白里透红的桃红色……

小荷塘似乎天地无意中换成一种秋天的老气横秋的气息,虽然福州白天仍然是骄阳似火,气温持续在三十七八度左右——荷塘一定是先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那荷叶荷花仿佛是由青年女子脸部细嫩水润的肌肤,换上了中年妇女失水份、涂上了白粉、失去活力和光泽的脸色……

     突然想起再为这个小荷塘写一点文字。虽然二个半月前,我己经写过一篇“荷塘春色”。那时虽然小荷塘虽是在夏天,但是,当时荷花荷叶正青春年少,取名“荷塘春色”更合情合理。

    这次,虽然文章内容还不知写什么,我闪过的第一念头是取名为“与荷花相爱的日子”。这显然是有些哗众取宠的味道,更多的是“诗人”的表达方式……

上周末,我把最近几天收到的“中国散文网”准备出版的今年两套散文选集选取和录取的我写过的三篇散文诗校稿样本,拍摄成照片,发到了我当年上海工作单位老朋友“光鸡农舍”微信群。

到目前为止,我只写过三篇散文诗,《新中国成立71周年文艺作品大典》选取了我写的《囚鹰颂》《致黄山》(这是他们在不同的散文集中,第三次分别收录了我这两篇散文诗,第三篇《致长城》(节选)收录在《2020年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

    上世纪七八九十年代,中国散文很时髦,《散文选刊》《散文》之类杂志全国发行近十种。二十一世纪互联网时代,这些小资情调的东西,几乎被互联网时代新产品全部灭绝了。《中国散文网》似乎是唯一还活着的全国性的散文组织机构,他们每年都弄三次全国性邀请赛活动,正儿八经地举行颁奖活动。被选取的文章作者出不到三百元人民币的钱,买一本含有自己一篇文章的书。有人说他们是在骗钱,我觉得这个说法太过分,一本书二百个作者,收到作者的钱也不过六万元,这样一个大规模近万篇或者数万篇文章审稿活动,出版发行,邮寄——若是说要骗这一点钱,那真的也是骗得太辛苦了。

    这是散文写作者们,现在几乎唯一的作品全国发行的机会,至少在同样爱好写作散文的人中有全国性交流的机会。例如这次活动,第七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156个市级文联作协主席副主席,327个县级文联作协主席副主席也投稿参赛”,“共收到”“8577位作家的作品”。

    我很欣赏“中国散文网”这样热心的人努力。我每年投一两次稿,每年都有文章被选入散文集,尽管我从未去参加他们的授奖大会,但我真的很欣赏他们的努力。中国二千年写散文的传统习俗,总是要有热心的人为它保持最后一点人气……

    我给“光鸡农舍”的朋友们开玩笑说,“写散文是写人之常情,写诗是记下发烧时说的胡话”。

我是一个俗人,没有一点点写诗的天分。我总共就只写过这三首散文诗,《囚鹰颂》,1988年;《致黄山》,2008年;《致长城》,2019年。这三首散文诗,只是把偏离散文的文字,摆成了诗的形状……

不过,《中国散文网》的朋友们好像是特别喜欢我这三首散文诗,其中前二首是第三次选入文集。后一首《致长城》,我是第一次投稿,这次被评为一等奖。

    写这样的散文诗文字时,我觉得特别的心累,仿佛是要从花岗岩中挤出来水一样的吃力……其实就是地震时,花岗岩裂了一条缝,不知从什么地方来的泉水三十多年只漏出过这么三次……

    言归正传,我还是回到我的荷塘。今年五月下旬,我终于忍不住,早上出门在小区外的公园里溜达一下,算是早锻炼吧。每天快走结束时,在小区后门口直径不到二十米左右的小荷塘转一圈,花上十分钟用手机拍一组荷花荷叶照片,周末,在荷塘边转悠的时间会长一些。

    我差不多是第一次这么长时间与一个荷塘相伴。过去都是在公园里,偶尔会看一眼荷塘,见到荷花荷塘的次数,真是屈指可数。

    我查看了一下手机。今年我拍第一张荷塘的照片是5月21日。那时荷塘荷叶刚刚浮出水面不久,只有一两个荷花花蕾在一片青葱年少的绿叶中刚刚登场。这时荷叶上的雨水蚕豆大的水珠,是主角。塘边的美人蕉,红艳带水晶玻璃散布着的水珠的、鲜艳比鸡冠还红的不规则的杯状花盏,最为夺目迷人……

    还有艳黄色的美人蕉,也是夺人心魂。小小荷塘边,几处美人蕉和另一没有荷叶水塘边的几处美人蕉,花瓣上带露珠,真的美的不行。荷塘里几棵刚才绽放荷花花蕾,个头小,刚刚出水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有几片荷叶刚刚在水面舒展开时,它们是鲜艳的黄绿色,与有些黛黑的水面,形成強烈的对比,很美。它周围的荷叶水墨黑色的倒影,也是水墨画一段……

    有的独立在开阔水面,撑开黄绿色伞式的荷叶叶子,在水面上倒映出淡一点有点糊黄绿色影像,这个美也非常的特别……

    有的荷叶冒出水面,像是一盏长长黄绿色灯罩台灯式的,两边还卷着,呈长方形,让人怜爱……有的荷叶,刚刚冒出水面时,像是细细的长矛;荷花水红红艳刚刚绽开一点的花蕾,小巧玲珑;而刚刚张开的荷花,中心杯盏状绿色莲头与四周蓬松张开的金色的花丝,真的是鲜艳精致到了极致。很难设想,大自然的手工编织这么精美的作品!而它四周水红水白的荷花花瓣点缀着,无比的素雅、无比的恬静——如果你静静地观望过早晨刚刚盛开的莲花,真的会感到精神恍惚,你甚至那莲花开的不真实……它们是那样完美对称,那样从容不迫,如无风中蜡烛火焰,在静静的燃烧着时光,燃烧着生命……完全地忘我境界……

    你会觉得它的中间,真的有天堂之美……你会觉得世界上其他的花,要么太简单,要么太小,只有这绽开的荷花,才是花中的巨人……即使是被称为花中之王牡丹,你也会觉得牡丹太单薄,太弱不经风;只有这荷花,才把它的花瓣如此从容淡定优雅展开,这样富有立体雕塑感……

    当上午的阳光开始斜落在已开放的荷花上,照亮一半发白水红色荷花花瓣,一半花丝,一半带点玉绿色的莲头,还有一半周边荷叶,对映荷叶下方幽黑色塘水,你会觉得它美得让时间都凝固了……

    你也会看到荷塘空白处水中,一两盏独立水面黄绿色年青荷叶上面斑驳阳光照亮部分与阴影,对应水面上一半透照光线和幽幽的微黑水面,共同构成了光线和荷叶立体雕塑作品,美得也不像在人间……

还有被阳光照亮的黄绿色荷叶,在镜子搬水面上彩绿色的倩影,比真实的荷叶更美……

    这个小荷塘妙,在荷叶在塘中央区域,与岸边有一米到两米的空白水面,这样一些荷叶和花蕾,有了独立冒出于开阔水域机会,有了独立展示自己个性空间,如同一大群芭蕾舞演员阵容边,冒出离群独舞的主角……

    你可以想象,一棵细杆撑起的荷叶下方,一棵一尺高细杆上红艳的荷花花蕾,它们像舞台一对男女一样,单独亮相……

    你会发现有的水面上冒出一尺高单枝荷杆上,还远远未成熟的花苞,只有棉花花苞大小,像一枝人类粗一点毛笔笔头,它显得十分羞涩和稚嫰,很难想象,她会长成人的心脏大小……它在阳光下水面倒影与水面上身体合成了一体……

    难怪十九世纪法国那个伟大的印象派画家莫奈,一生有画不完的花园里一个小水池中的睡莲……无数的光和影的画面,在睡莲池中永恒地不重复地放映着……人类个体的生命,只能看到这漫长的美丽时光里一小片断……

     当上午刚刚开始的强烈阳光,还没有把荷叶荷花晒瘪了的荷塘,就是光与影最美的构造群像。荷叶一半明亮,一半被自己或其他荷叶挡着形成阴影,会呈现出强烈的立体感……

    这时候,你在水边蹲下身子,看荷塘荷叶下方的小天地,潮黄绿色荷杆倒影于水面,像葱杆一样好看,少部分荷叶部分地被阳光照射成灰蓝发白,像艺术剪纸式的;水面倒影黄绿偏暗荷叶背面,镜面效果,静静的,很安详;会看到少数一两朵开放荷花,亭亭玉立在荷叶下方的立体空间之中,别有一番风味……

刚刚落下花瓣的莲蓬,绿玉一样杯子四周红樱枪须式的围着金黄色花蕊须……而开放着荷花中,不时有大个头蜜蜂落在花蕊中;强烈阳光中,开了一点的花蕾,显得格外的可爱红艳饱满圆润,它微张开花蕾形成让人怦然心动仿佛深不可测的花空腔……

落下花瓣,像是没有柄的玉匙,浮在荷叶下方平静的水面上,像小天使的小舟,缓缓地行驶……这是荷塘里最美的一个风景线……

    阳光透过竖着荷叶形成不规则的影像上,扇骨一样的放射状筋络,很是动人……

    落在大批荷叶下方的绽放荷花。部分荷花花瓣被阳光点亮,在幽幽的荷叶下方空间中,真的像是点亮的人工花灯……从上方荷叶群空隙露下来的一块阳光,会在荷叶下方水面照出一小片蜂蜡琥珀色,真的好宁静,另一个天地之间的感觉……

    有时候,黄绿色荷杆带着细剌,旁边停靠着一两片玉片式的漂浮的白色水红色的荷花花瓣;有时候,黄绿色荷杆会把影子投射到浮在水面上黄绿色平展尺寸不大嫰荷叶上,构成线与面,光与影极简风格的立体造型,很美……

    逐渐地,你会发现有的花蕾像一个少女撩起窗帘,伸出半个面孔向窗外张望;有的像害羞的少女,在荷叶边上低着头……你越看不同的荷花和荷叶叶片亲密接触,越来越觉得它们像我们人类一样,拥有的丰富的表情和动作……

    这三个月的早晨,我几乎每天都要绕着小荷塘走一圈,在几个塘边植物缺口处,观看荷花荷叶十来分钟;而在周末的早晨,用时更多,常常花上一个小时绕着公园两个小水塘边的花丛转圈,用手机拍照;西边的小塘,虽没有荷花荷叶,塘边却有更多不同的种类花卉,它空白塘面在周末灿烂阳光中,常常将南面的阳光照射绿色树木,以成片的模糊倒影印染在水面上,仿佛是一幅活着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画作……

    现在,荷塘逐渐进入了年老色衰的阶段了……我曾在西湖边,曾瞥见到过成片荷塘的枯叶枯杆,那也很美……

   不知这次,这个小荷塘进入秋冬季节,会带给我什么印象……








附:





吴砺

2020.8.26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