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179
- 积分
- 3336
- 威望
- 39214
- 桐币
- 982
- 激情
- 94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30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12-12

桐网嘉宾
 
- 积分
- 3336
 鲜花( 0)  鸡蛋( 0)
|
长期以来,出于业余爱好,我在桐城人文方面倾注了一点心血,先后整理了桐城方言、桐城禁忌、桐城民俗,乐此不疲。按道理,接下来应当从总体上对桐城人文说点概括总结的话。但是,我始终一个字不说,桐川兄早日发起的桐城精神大讨论,我也是冷眼旁观。& A" o( [& T) Y" j
l1 D3 A. |- C1 l( _5 T% j/ N/ m我并不是故作高深,而是顾虑重重。一来,概括总结的事是个大事,大事历来是由大人物来做,我等小人物要有自知之明;二来,我长期在外地谋生,对桐城的文化现状已经相当陌生,自知并不是合适的人选;三来,桐城是个卧虎藏龙之地,万一随口说出什么硬伤来,丢人可就大发了,起码的自尊我还是有的。2 U6 i/ t' [: z+ @1 {) z6 |3 I
( ^! z5 o4 ]8 N" q- ^0 ~$ \' \只是,最近的情况有点不对头。
4 {! I2 O$ W! k# M( I7 e% y$ ~1 G. n
三不两的,就有人出来嚎啕:恩节看看现在的文都,成了什么鸟样子,到处都是骗钱的、骗人的、骗财的,要不就是抢钱的、抢财的、抢枪的,文都已经不成文都了!我好生纳闷,难道上先的文都是个天堂,现在无事无恼地就变成了匪都? B" Q1 [) v0 ]- d8 ^
& a* N/ l: O0 t' ~0 a, @0 d/ I9 L5 |更有甚者,有些人看见桐胞们摸麻将、进饭馆、抽好烟,急得热火烧身,整天苦口婆心地对我们晓之以理,居高临下地对我们谆谆教导,其情其景一点不让当年的祥林嫂。要说,他们也的确是出于好心,起码没有什么恶意。只是,每每他们只是叹气:人心不古呀!
0 H- x" ~7 ~0 @" _
2 J* K% w4 e7 Q1 \1 F( _( p" I/ m/ |7 M# b! C/ I- E2 g8 \& R% T
我想,出门在外的桐城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外地人对我们桐城人怀着一种复杂的感情。在他们眼中,桐城人是聪明的,甩货不多。经常听到这样一句流行语: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九个湖北佬,斗不过一个桐城佬(安庆佬)。所以,外地人一方面很羡慕我们,一方面又躲着防着我们。可是,扪心自问,我们桐城佬果真很聪明么?从古数到今,桐城人遇到过几次倒巧的事?见到的,是桐城越变越小,由一个沿江大县,变成现在的龟缩小县。8 r8 R2 ?0 d6 x5 ~9 I- a
- H0 u, W" o# e" C# X# L
你要一直是个小县也没什么,反正做小的久了,自然就有了做小的心态。问题是,我们老早做了很长时间的老大,现在突然要做小,一时还真适应不过来。有些人脑子反应慢一点,认为自己现在还是老大;有些人虽然知道自己在做小,但老大的架子一时放不下来;有些人架子是放下来了,但一放就放到底,丝毫没有卷土重来的意思;有些人倒是有点骨气,成天嚷嚷着,却并不见他们做点什么。
! X' u6 v+ z0 L9 z+ K! |" e$ Y8 q$ [
你说,这一下子没了底气,心里便徒生烦闷,是要学做阿Q的 。于是,我们便拿桐城的教育说事。你看那个桐城中学,100多年了,桃李满天下呀!你再看桐城民间,把教育看之不得了,家里哪怕再作蘖,也要给小伢节念书,天下少有啊!反正,一说就说到了天下。无奈,那个同样属于“天”字辈的老天爷不帮忙,桐城的教育虽然还谈不上日薄西山,却也呈江河日下之势。
8 G8 _3 O `& A$ q) x" T( \6 I" K- Q* {
在这种情况下,要是有人再说起文都,我们只剩下最后一个王牌:桐城派。反正,桐城派是板上的钉,老祖宗的伟业是否定不了的。没想到,现在这最后的王牌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且不说个别人重拾“桐城谬种”的陈词滥调,最为严重的是有人跟我们抢祖宗,抢得热火朝天、理直气壮。其结果,差不多所有桐城派的代表人物,都已经不是桐城人了。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枞阳出人,桐城出名。现在,这句话叫的更响亮了。
9 R$ W7 x$ Y: G& c& d# ?! U/ q9 U. J& e9 |2 @/ G7 z% a* b
最急人的,是那些小伢节。起先他们闷着头死读书,读完书,运气好的进大学换个地方接着读书,不能读书的纷纷进城打工,反正没有功夫感触桐城文化。以至于,有不少小伢节不仅对桐城民俗知之甚少,甚至连桐城话都说不好。他们自己倒无所谓,反正身上也不会少一块肉、多一块疤。可是,桐城文化如何传承呢?这些小伢节是从来不想这事的,不是不愿意想,而是想不起来想。
* i, j4 K# ], M. q9 W z: n7 i/ P* F3 n% P' K; X# Y9 c3 F# ?
这就引出一系列的问题:什么是文都?过去的文都是如何造就的?面对时代大潮的汹涌澎湃,文都应当何处何从?
& c% Y! Z; e1 r5 B: U' ^4 i- }( b; C! B
所以,今天我准备出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只是随便说说,并不是什么概括总结,我从来不喜欢概括总结。这里所谓的“漫谈”,也就是扯淡,在自己得空的时候,不定期地瞎扯扯供大家批判而已。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