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9815
- 积分
- 460
- 威望
- 1326
- 桐币
- 187
- 激情
- 31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5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5-27
文都秀才
- 积分
- 460
鲜花( 0) 鸡蛋( 0)
|
对“劁菜”的一点补充
上次写“劁菜”时并没说清“劁”是食物烹饪还是食材加工方法以及“劁菜”源起这些个问题,此处作个补充。
“劁”是动词,表示一个动作,专指切菜动作,属于食材加工方法,若论烹调方法则属于“炒”类。它与另一个同义词“斩”(桐城话读“张”音)在情境上明显不同。同一把菜刀,“劁”小心、缓慢,要求比较认真;“斩”则力度较大,动作比较迅速,所“斩”的虽然同属青菜,但只能作为喂养动物的饲料,或者用于腌制。这就是说,“劁”的菜还只能是供人食用的当顿蔬菜。
为什么桐城人一定要吃“劁菜”呢?我想最大的原因不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古风遗存,而是出于实际的考虑。
一是与家庭规模、供应有关。过去的家庭规模都比现在的三口之家大,做菜的份量虽大于现代,但平均份量远低于现代,切碎利于平均分配。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农家的菜地面积都很小,地处不适宜种植庄稼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挤占农田,因此,蔬菜的供应是非常有限的,像现在有些地方用菜棵来炒不现实,一畦菜吃不了几顿,做法等同杀鸡取卵啊。
二是与油料、燃料有关。在传统耕作时代,油料从来就是紧俏物资,这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燃料方面,尽管早年可能较为地广人稀,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但由于土地的官有、私人占有制度,也不能随意砍伐,一般柴草的采集难度又较大,所以燃料也是珍贵的物资。将青菜切碎来炒,由于增大菜与锅的接触面积,加上先要盖上一段时间,可以充分吸收热量,加快青菜的熟化速度;而锅底少量的一点食用油,也可以因此而借助青菜的汁水,充分溶解进青菜里面。不切的青菜,不盖锅盖一直炒,浪费的是燃料,油少了更不可能到位,影响的是味道,稍微做过菜的都知道。
三是与种植条件和炒菜铁锅有关。由于气候环境的局限,任何一种菜蔬的种植都只能根据季节来进行,实行轮作制,在保证每个季度供应的同时,还得考虑季节交替、青黄不接时的供应,并且所种植的菜要符合地方人的口味。综合这些要求,菜蔬最好具备这样的特点,跨越季度的时间长,成熟期快,再生能力强,产量尽可能高,而同时具备这些优势的菜即是被家乡称作“熟菜”的白菜和汤白菜,它们就是地方上的主菜品种。这两种菜的菜型进入成熟期后都比较巨大,在专门用于炒菜的“耳子锅”内翻来覆去很不方便。每一户人家,人口虽有多寡,但炒菜的铁锅却是同一规格,将菜切碎炒,可以容纳更大的份量。菜品和炊具也是制约烹调方法的客观条件。
从以上的叙述来看,过去我们桐城人不是不会吃菜,而是太会吃菜,他们平白无故地增加一道切的加工程序,是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吃得更久,吃得更香,吃得更开心,吃得更和谐。当这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农耕习俗渗透到一般民众的内心时,就更加重了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其表现就是,过去的桐城人,对于自然界的生灵万物从来不采取断子绝孙的做法,并对那种行为深恶痛绝,视之为万劫不复之罪过。
“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遗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