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高中时代就读的中学是一座有近百年历史的学校。清末时,我们家乡一位著名的士绅从日本留学归来后,在我们县城一座私人花园中创办了我国第一所西方式的中学。这曾是一座国内少有的花园式学校。经过了百年的沧桑,虽校园中当年的花木已所剩无几了,但其楼台亭阁、旧式庭院大都还保持了旧时的风貌。
我的家就住在这个校园中。这些年我一直在外地工作,只有节假日才回到校园。
我最难忘的是一次在校园月色中的漫步。那是一个中秋节的晚上,我从家中一出来就被空旷的操场上朗朗夜空中一轮皎洁的明月惊呆了。操场的一侧是树丛掩盖着的房屋,高高的迎春树在夜空中呈现出黑色的剪影,右边假山上的棵一巨大古树下一片幽暗。操场和另外一侧平房的墙壁屋顶在一片月光照映下仿佛着上了一层看不清的浅霜。走到大树下,只见地面上稀松地筛下了斑斑的月光,向上看去树枝缝隙中不规则地露出显得更高远充满月华的夜空。来到藏书阁前的小花园中,月光照在阁楼二楼走廊和阁楼底层的石头台阶上,而楼阁墙壁仍在阴影之中,阁楼翘起的飞檐屋顶则衬映在夜空的背景上。花园中的树木外围高中心低,在月光下像一个小小的盆地,而这个小小盆地的中心则是一个半月型的水池,不时有小鱼搅动着的水面闪动着月光。水池一侧的树荫中则是一条穿过整个校园无声流淌着的小溪。走过花园来到藏书阁的另一边,可看到一座圆形拱门的庭院,月光照进了半个庭院,半院月色,半庭阴影,一颗高大的梧桐树立在庭院一角,枝叶中露出不完整的月亮,使人想起苏东坡“缺月挂疏桐” 的诗句来。这里与诗人当年所见到的夜色同样的安静,只是没有诗中所表达的那份凄凉,却多了一份月夜的温馨。看到这旧式楼阁中的月色,你会想起古人在同样情景下作的无数少妇月下怀春,在楼台庭院徘徊惆怅,思念或埋怨远方未归恋人的诗句来。
继续前行,来到一棵巨大的古藤树下,一段水泥支架构成的长长走廊上布满了这巨大藤树的树叶树枝。走廊的上方是树枝树叶的黑色剪影和疏缺的天空,地面上是透过树叶后落下的斑驳的月光。你漫步在校园中,到处是半壁月色,半壁阴影。小溪在微弱地发出流水声,它时儿沉在阴影之中,时儿在月光下露出闪着光亮的水纹。月光照映下的一切仿佛总是着了一层看不见的霜,你恍惚在一个半眠半醒的梦中,时而置身于洒下斑斑月光的树影之中,时而独自站在大楼之间空旷场地上的月光之下,缠绵不知所终地徘徊着。
最后我来到了后山,这是校园后院中的一个小小的山谷。月光充满了整个山谷。从这里的小山上可以看到月色下远处的原野和更远处的山峦。月幕下的远山已变成了天幕上清浅的影子。
我痴呆地站在山丘上,月光下的校园,一片安详。夜渐深了,月亮慢慢到了中天,稀松的几颗星星在明亮的天幕上闪着微弱的光亮。高空中传来了南飞大雁的鸣叫声,循声望去,看到的只是一片空朦的夜空,不见雁飞的踪迹。那大雁的鸣叫声越来越微弱,最终也消失在空朦的夜空中。
选自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瞬间》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