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46|回复: 0

[散文] 西湖环行记(一)

[复制链接]

6229

主题

1523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545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6-11-29 11: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湖环行记(一)



                                                                              O一六年十月一日(星期六)

                                                                                                  (一)


早上七点四十分。乘动车D3102去杭州东。

天阴,平淡。

头脑中总是回旋着David Garrett拉的柏格尼尼随想曲第二十四首激悦的旋律。这首帕格尼尼最出名的随想曲几乎是小提琴家们最钟爱的演奏曲,我最钟爱的是David演奏的改编曲,其气势和激情像贵州黄果树瀑布下方水潭中溅起的阵阵水雾和轰鸣声。

这次去杭州准备在西湖边住五天半。我想重新审视我曾匆匆走过三次的西湖,看看自己能不能为西湖写出这个时代独特的影像。

铁路边不太密集的山峦山腰以上掩没在雾气中。天色幽暗,这是福州难得见到的江南常有的水雾与山体朦胧相溶的景色。

出福州市不多久动车开始在海岸边上行进。幽暗的天色中,一片海水养殖塘中增氧喷头在黑碧色的水塘表面吹出一堆堆绒球般的雪白的水花。感受十分奇幻。

出现一个海湾。黄色的水面与白绿色的水面像咖啡中倒进白色鲜牛奶般色彩不均匀地交织着。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奇幻的水面。湾内有一个小岛。

上午九点半。小睡一会儿后醒来,动车己进入一片山区和平地混合地区。

现在应是到了浙江地段了。 原野中成排的农民二层小楼房的外墙已经变黑了,但依旧显得整齐干净。这些小楼房是这𠆤地区管理水平的标志:即使二三十年前,农村经济刚刚开始好转,他们就将房子统一标准化,新建的农村楼房简洁大方,不像福建沿途农村楼房远看上去乱纷纷的,像建筑垃圾堆。

铁路沿途不高的山峦与动车线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山边水田黄绿色稻谷快熟了。一层离地面很低棉花絮状的淡黑稀疏的云片悬浮在稻田上方,更高处则是平坦白纸般的单调的云层。这些低空分散的云絮让你感觉很怪,它们像阳光下水泥道路上半溶化了的冰渣。

不高的山峦总是不紧不慢地从百米到几公里远平和地立在绿色稻田那端。

九点四十五分。动车到达瑞安车站。

天色半阴。天空中只露出一两块小片瓦蓝色的蓝天。远处山峦上有一片山坡和植被让云缝中露出的阳光照成片块状的黄绿色。 它与黑白不均云层的天空和淡淡的雾气中一片朦胧的水面相伴,十分奇幻。

那排总与动车保持着一定距离的山峦宛如原野上随车同行的变幻着盆景般的假山,很休闲,让人感觉十分放松,而不像行进在山区中的动车窗外的景色不断的被隧道打断。

十点三十七分。一座山坡上露出人工取土后全祼土层的三角形截断面,显目且不和谐。

我一直几乎都是内心孤独的人。青年时代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看到书中借宋词三个片段来谈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人生三境界,觉得悲壮凄凉,但并无经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

碧树凋谢,人生之悲,没有人愿意主动去承受,它多是命运带给你的,只是你无法预知和控制。花前月下,醉生梦死,是人性向往的生活。古今成大学问者自觉的人并不多,多是碧树凋谢之后为打发孤独而不得已而为之。屈原如仍然在楚国宫廷中,高朋满座,身边美女如云,而不是被流放到古代荒无人烟的蛮荒之地,怎么能写《离骚》?怎么会向人间发出"天问"?司马迁若不是受到宫刑,那会潜心数十年写《史记》?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生活在幸福之乡的人,极少有人会主动地跳到这第二境界。大多数大学问和成功者多是在碧树凋零之后才痴迷进入做大学问状态。“衣带渐宽”是真,“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真,“终不悔”这个结论未必确切的,这太高估了人类的主动性,当事人欲罢不能或许更确切。人类一些人一旦迷上一种东西,就如同吸鸦片一样,做学问也成了一种兴奋剂,做学问或许就成了一种本能反应的自觉行为,一种身体和灵魂的需求,一种狂热不受意志控制的行为。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葛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只是第二境界中一个可能的结果,并不是必然的结果。并不是每个执着与痴迷者的劳作都会有自己预想的回报和收获,绝大多数人都是夭折在途中。只是对最终获得成功修得正果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体会和经历的。


只是做一个平平淡淡一生幸福的人与做一个历经磨难获得大学问的人这两种不同的人生经历,如果一个人能选择的话,绝大多数人还会愿意选择前者的。

大学时代我曾为这种选择感觉到极度的困惑与痛苦,现在看起来,那只是一个青春期“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命运最终帮助我们做出了选择,这根本不是我们自己能选择的事。

我想起了加拿大音乐人、诗人、歌手莱昂纳德‧科恩在《头衔》( Ti tles)这首诗中写的话:“我有诗人的头衔,也许有一阵我是个诗人,我亦被仁慈地授予了歌手的头衔,尽管,我五音不全……我那情圣的名声,是个笑话,我只能苦笑着,挨过一万个孤独的夜。”


动车到了台州站。车站很新。

一路上有小山相随。此刻我坐在动车上,多么希望这车永远不停,此生永不休止的坐在这窗口看着窗外的风景啊!

路边出现阳光照亮了的雾气中的一片原野和城镇,真的像是舞台灯光中的幕景。但你只能看得到千米远之内的景色。这真的是很特别的视觉享受。

十二点四十分,动车到达目的地杭州北站。

下了地铁,前去预定在西湖边上的南山路上的青年旅馆。拖着行车箱竟走了半多个小时,早知如此早就打的了。只是我们这一代穷惯了,即使经济不成问题时,也没有立即打的概念。转念一想,这样慢走在大街上,不也是了解杭州市的一种方式之一吗?否则我们总是在景点之间匆匆赶路,对非景点区域总是熟视无睹啊!

等安顿好旅馆和吃好午饭前往西湖边,己是下午四点一刻了。


                                                                                           (二)


从南山路一处标有"柳浪闻莺"的小路进入湖边。

从一片淡绿色柳树中穿行。再次看到西湖,还是有些让人心动。左边有一个塔,湖中间有一个小岛。湖面比记忆中的小一些,景色也比记忆中的平淡一些。西湖周边的山峦这时至少呈现出六种以上的不同的浓淡的色彩和色调。湖中间小岛上的树色最浓,墨黑;左边塔(大概就是雷峰塔)所在的小山上的树色绿黑;湖中间小岛后面的山峦浮在西方黄白色的光雾之中,山色有四五种,从浅灰蓝色到淡淡的透明的灰白水印版,由近至远层层相叠,其中最远最淡的山影边缘与天空分界线需仔细看才能分辨出来。这是西湖呈现给我的水墨画作品般的山色作为再见面礼。 像是同二三十年未见过面的青年时代曾经有点爱慕已经进入中年的女同学再次见面,此刻的西湖既有些熟悉,又有几分陌生,几分平淡平庸,又有那么一点点诗意,但都不多。只是已经进入中年你心态平和地接受了:这就是西湖应当的样子。

的确,此刻西湖真的也让你感到很充实。 再仔细端详,湖面如一整张不规则的灰白色厚厚的丝质绸被面,柔软绵长,正不紧不慢地微微此起彼落悠悠地荡晃着,撩拨着你的心弦。

西方太阳在湖面约三丈高的地方。薄薄云层中的淡白色的太阳在湖水中只有十来个不太明亮的亮点轻轻地晃悠。

走到"翠光亭"。太阳难得地露出了淡淡的黄光,阳光很清淡,水面上浮出一串金白色悠悠的亮瓦片。

我沿着湖边只有一尺来宽的水泥表面的湖边沿前行。前面有十几只麻雀从容不迫地随着我的脚步移动向前跳走着,没有丝毫的怯意。

四点四十八分。

四周的游人很平静,表情也很平淡。最让人高兴的是这里现在没有导游的声音,一切都浸泡在临近傍晚时分的温馨的和谐之中。太阳落在湖面上的光亮有时一小片,有时踪迹全无,有时又冒出几个点;有时只是云雾一般黄色的长条影子幽幽轻荡;像远处随风飘来轻盈美妙的音乐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太阳只有两丈高时,天空中铺着薄薄平整的云层,像烤焦了的薄薄千层饼的薄片一样黄白不均,特别的祥和清淡。

到达北山路时已是五点十分了。前往白堤的游人多得让人一下子有点不适应。

走到断桥另一端时,天色已暗下来了。站在湖边,靠城区一侧呈三角形的湖一角的水面在黄昏的余光中有一种特别的韵味和风情。湖边灯光亮起来了,此刻游人在白堤湖边己散去。坐在水边幽幽的黄色余光中,你能感到这西湖的水清而碧柔如缎,缓缓地轻轻荡漾如摇篮一般。我不由想起过去农村挑在肩上扁担两端水桶中的水面在有节奏地悠悠晃荡着,但它把你的心也带到水面上随它摇动着。这不大水面仿佛带着宇宙中某种神秘的魔力正轻晃着你的心弦,我似乎平生第一次感到了水整体的轻歌慢舞!它既有些陌生,但又让你感到亲近,像一条朋友家的大狗在你身边蹭磨着,与你套近乎;又像一个三岁儿童吃力端着一脸盆晃悠着水,你担心它随时都会晃出来。

这平凡的水在西湖的暮色中被赋予了非凡的魅力。难怪民间在西湖有白蛇女妖白娘子传说,或者富有想象力的古人这样看西湖水时一定认为此刻自己着魔了。

------西湖的美是人气养出来的!若西湖这水面落在荒无人烟的地段,游人看到此刻同样晃动的水面还有我这样在心中涌动的诗意吗?

这西湖是人间的湖!平民的湖!

沿着白堤西湖一侧行走。暮色的微光中的湖面水波在右旋,她的起伏如此动人心魄。



         

                                                                       吴砺

                                                                                                                                                                            2016.11.18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