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90|回复: 0

[散文] 西湖环行记(二)

[复制链接]

6229

主题

1523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545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6-12-1 08: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湖环行记(二)



                                                                                二O一六年十月二日(星期日)

                    

                                                                                                      (一)

   

我所住的旅馆是坐落在钱王祠边的一家青年旅社。走出几十步后就可以到达“柳浪闻莺”景区的西湖边。

一大早,我就起床准备环湖行程的第二圈。昨天下午我完成了环西湖行走的第一圈。

从钱王祠前走过到达湖边游船的小码头。湖边只有晨练的居民偶尔走过,游人还没有到达。有些雾气的湖面看不到湖对面的山与岸,天空有点薄薄的蓝。整个湖面如一张巨大的淡白色的宣纸,几艘游船浮在上面。岸边几株垂柳衬着水面,用绿色柳条在你的视野中分割着前方竖立的空间。

呈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如一幅立体的了了数笔沟画出的中国山水画,清淡而充满诗意。这时你明白了为什么古代关于西湖的诗都是写意的:几个特色的词组合在一起就为你构画出写意的画面。

其实只要你静静地观看大自然,你总会发现她的美。无论何时何地,旅游不过是我们刻意放下生活的琐事,将注意力放在发现大自然的美上。“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如同我们图书馆中关于诗歌的书堆积如山,可我们绝大多数人对它们从来不多看一眼,只有考试前我们才背一点,猛然发现诗歌的美。

    我们大多数人的大多数时间为生活所压迫,大多时间对大自然的美无感。只有诗人和画家比我们有更敏感的神经,而且他们多以此为职业,关注和用作品表达这些常被我们忽略了的美。我们通常只是通过他们作品的提醒和暗示,再重新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和微妙

今早我决定顺时针绕湖环行。先走苏堤,再到白堤。

“翠光亭”中有很多小鸟在鸣叫,我开始以为是晨练的人在播放录音,走近时才发现鸟儿们隐身于亭阁上方的间隙中。

湖上方薄云纤纤,淡而静,天空浅蓝。柳树是西湖这幅大画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随着你湖边行走的步伐不停地为你构画出成千上万不同的动态画面。

早点八点左右。太阳出来了,湖对面灰色的山影染上了一点绿色、黑绿和黄绿,深浅不一。

到了一片水杉树林,抬头仰望水杉树之间透出的天空形状,这大自然随意画出图画有你说不出的美。

再回到湖边。

“湖光”,“山色”,“空朦”,这些常用来描述西湖的经典词现在自然而然地在你脑海中闪现,同时它们也会在你眼前变得真切和具体。

一片长条水面横过你整个视野,薄薄甚至你看不见的水气将四周山峦净化为深浅不一的灰蓝、浓度不同的黑绿山影,湖面白朦朦如整张灰白色厚实的绸缎被平铺在湖面上,它被阵风吹拂着,把颤抖着的波弦晃晃悠悠送向远处‧‧‧‧‧‧不同体型不同身姿的柳树组合成近景画框,随着你在湖边前行的步伐像幻灯片般一页一页为你翻动------这是十月西湖早晨的一个经典画面。

湖边有一座“双投桥”。据说是为纪念南宋时殉情跳湖的女青年陶师儿和书生王宣教。西湖曾经真实发生过或人们虚构流传下来的爱情故事几乎都是悲剧:苏小小、白蛇娘子、梁山泊祝英台和陶师儿王宣教。只是现实中若感情不如意就投水,大概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可跳进西湖。

    晨风吹得真爽,不冷不热。真是十分遗憾:西湖这样有名,但似乎并没有特别有名关于西湖的国画流传下来。至少我从网上看到的流传下来的几幅西湖画作为历史考证价值大于绘画美感的价值。这西湖景色太淡,人们又太熟悉,画家几乎没有办法用画笔再现他看到的西湖。中国古代山水画似乎擅长画出画家想象的山水中所包含的诗意,但对现实具体存在的山水却缺乏诗意的描绘能力。

南宋刘松年的“西湖四景”春夏秋冬山水画卷画面还不错,但你很难看出它们与西湖有什么关联;南宋叶肖岩“西湖十景图”你更找不到西湖的真实面貌;南宋李嵩的“西湖图卷”倒真是一幅写实图,但你却难从这个图卷中感受到经典的中国宋代山水画所具有的诗意‧‧‧‧‧‧

秋阳和煦地照在脸上。站在如此贴近水面水泥长桥上,你可以感到西湖水面的亲近。前方新建的雷峰塔所在翠绿的浅山看上去十分舒展,西湖上黄色小游船如浮在水面上的水鸟无序的散落着。

游人在自拍或互拍,似乎没有人真的在看西湖。今天像我这样专注西湖所呈现的美色的有几人?或许一个都没有。这其实并不重要,只要游客自己感到心情愉快,那他一定己体会到西湖的美------他无需作画或写散文‧‧‧‧‧‧


    这一段风景区,游客不多,很恬静。

    此生还有多少个这样平和的一刻?一个突如其来的念头涌上心头。我能确定的是这一刻我还健康地活着,现在可以不问过去,不问未来,只有现在,我正在体会西湖所散发的美‧‧‧‧‧‧

    人的中年与青年时代想法完全不同:青年时代你看到的世界是有天限时间的未来;到了中年,你知道秋色很美,但你知道树叶凋零时间也快到了,虽然你还感不到畏惧,但你知道永恒的黑暗在前方正逼近‧‧‧‧‧‧你已是真实知道它的存在了‧‧‧‧‧‧


到了雷峰塔景区的外围。路左侧有一个草坪。阳光照得草坪上的草地呈现极鲜艳的黄绿色,而树在草坪上的投影剪影般的鲜明,也很美。我不由感叹我们此刻看到的这样的美色只是我们人类片刻的感受,很快又消失了。如同我们走在沙滩上的脚印,我们每天走在上面最终却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有人类的文学、摄影、绘画都能使我们视觉感受到的瞬间美部分地永恒地留下······

路边是高耸的水杉树,水杉树上方有树叶间隙中露出的蓝天;路面是一段新鲜的新铺的柏油路面,上午的阳光正透过树叶空隙在这鲜艳的黑色路面上抛上水印般的斑斑点点······你注意过上午的阳光照入树林,将森林变成斑斑驳驳的绿色灰白色吗?只要你静静地关注一会儿,它的美会让你目不暇接······你看,右边山坡上树林正被上方的阳光照得迷彩伪装网般的迷人,只是你平时很少注意它······

我再次想起刚才路过的双投桥上那对宋代投水的青年男女,青年人听到这样的故事可能认为是浪漫,可中年人听到多会不以为然:人类对命运的反抗应当是有节制的。若邓小平一生也这样感情用事,他有机会改变中国的面貌吗?

鱼在清溪中游得很自在,泥鳅在泥水中活得也很不错,只是不知他们谁活得更幸福。

走在西湖边,总觉得无时无刻也忘记不了宋朝和宋朝在杭州曾经的繁华。可是宋朝的人早已变成了空气、泥土和水了啊。如今是我们这一代走在西湖边上,你能想象一百年后走在这西湖边人们的模样和神情吗?

但这一刻西湖属于我们。我正在感受到她的存在她的美,过去与未来对此刻的我只是一个概念。现在我正在毫无压力地走在西湖边,享受着阳光空气,我现在就是我看到的这个世界的中心······


                                                                                       (二)


为什么中国人如此迷恋西湖?她不就是这个比普通水塘大一些的水塘吗?她不就是一个建在一个城市边上的大水塘吗?这是这几天我在西湖湖边需要重新认识的一个问题。

柳树树枝如干枯的头发,己开始枯黄了。毕竟现在是秋天了。你不能指望秋风中的柳条像初春一样嫩绿,如同我们不可能希望自己仍像中学生一样心态年轻一样。我们现在只能按受秋天西湖的柳色。

这苏堤不过是由淤泥与水草堆积形成水中的一条路而已。在西湖她就被寄托和赋予了太多的诗情画意啊。

人们一提西湖就自然提及和想起苏东坡和白居易,这不仅仅因为西湖上有他们在杭州当地方官时曾带老百姓修过两条堤,最重要的是他们俩写的关于西湖的诗词历史上无人能及,使得西湖成了中国文化诗情画意与美好生活交融成一体的天人合一最优秀的代表作。

白居易当年修的白堤苏东坡当年修的苏堤早已不在了,现在的白堤与苏堤亦不在当年他们修建的位置了,但人们仍将湖中两堤命名为苏堤的白堤,这就是文化对中国人的魅力。

     我走到苏堤上小南湖的荷塘边,风吹过荷塘带来了一阵荷叶的清香。我再次明确了一种想法,剩下的五天假期那里也不去,就是在西湖边转圈五天,真正与西湖相处几天。

文献上说,三百万年前杭州是白雪皑皑的冰雪世界。七八万年前西湖与钱塘江相通,还是一个面临大海的浅海湾。西湖形成之初,在没有人工改造之前,她随海滩出没若有若无。后来人类多次筑堰塘阻挡江潮海水,泻湖才渐渐与海隔绝。直至汉晋之时,西湖还没有人记载。唐初,西湖东边居民增多,已成为淡水湖的西湖逐渐被人们重视。最早利用西湖淡水的是唐代宗时的杭州刺史李泌。他在城区开凿六口大井,在井与西湖之间埋下竹管引湖水入井。唐穆宗时,白居易被谪派为杭州刺史。他筑堤将西湖一分为二。堤西边是上湖,堤的东面是下湖。上湖蓄水为抗旱。有文章说当年的西湖的面积比今天的大一倍。如今当年的白堤早已难寻踪迹了。

人们为纪念白居易把白沙堤改名为白堤。白居易写的西湖诗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春燕啄春泥。

乱花渐入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看不足,

绿扬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其实写西湖自然景色并不突出,最突出的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飞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多么祥和的人间画面啊!这也是迷人的江南春天一幅常见的画面啊。但白居易把它配在西湖的风景中,西湖就成了江南春色的代表和代名词了。如果说这首诗白居易将"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点缀江南春意昂然的最基本画面,那么白居易的另一首诗《忆江南》则是江南形象另一个登峰造极的画面。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月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花的红,江水的蓝点缀出一幅多么辽阔的江南彩色的画面啊。不仅色彩上,而且嗅觉上的月下桂子的花香,听觉上的"潮头"传来的涛声!还有什么其他描写江南的诗能比得上这首诗啊!即使张若虚的那最伟大的《春江花月夜》也只是描述江南的夜景啊。

诗歌中描述的江南最有诗意的诗中,白居易的这两首联合起来了就造成了诗中江南形象的巅峰之作,而且白居易全是用来写西湖和杭州的!中国人如此热爱诗歌,怎么会不把对生命对江南的热爱全都移情到西湖和杭州呢?

苏东坡诗词伟大之处在于他只把自己当作人而不是当才子看。他的文字少了文人和才子的傲气及士大夫的优越感,文章接地气。他说过,天下人无论是和尚道士歌妓要饭的还是文人雅士皇帝都是他的朋友。

很少有人知道苏东坡写西湖杭州的诗词多达二百四十三首(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说的数据),我们最熟悉的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中的一首: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东坡这首诗成功地捕捉到西湖自然风光中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水光潋滟”“山色空朦”,这也是江南最基本的特征。这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相匹配,几乎写尽了西湖的主要特征,苏诗写西湖山与水,白居易写湖边近景。

苏东坡最成功之处是用近乎老百姓的大白话来赞美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施作为中国历史上人们想象中最美的女子,用她来与西湖相比,人世间还有什么美景能超过西湖呢?若说把西湖与西施相比多少还有一点唐突的话,说西施浓妆淡抹总都是好看,则无人置疑!以此来表达你怎么看西湖都是美,不问季节,不问时间,反正怎么看西湖都是我的最爱!你不可能有任何其他语言表达苏氏对西湖的极端推崇了!

历史上有两个最伟大的诗人如此吹捧西湖,就是从来没有来过西湖的中国人心中的西湖已是人世间无地方与之相比美了。

西湖被评为“世界遗产名录”中的评语是:“自公元9世纪以来,西湖的湖光山色引得无数文人骚客、艺术大师喜爱,景区内遍布庙宇、亭台、宝塔、园林,其间点缀着奇花异木,岸堤岛屿,为江南的杭州城增添了无限美景。数百年来,西湖景区对中国其他地区乃至日本和韩国的园林设计都产生了影响,在景观营造的文化传统中,西湖是对天人合一的这一理想境界的最佳阐释。”

另一种表达是:"佛"之清净和自然如画------人类加工升华的西湖风景表现出从印度传到中国的佛教理想,通过人工改善自然风景来创造被艺术家捕获灵感,被诗人命名的诗情画意,这源自唐宋的再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文化。

这些西方人语言表达十分另类,甚至看得出他们被中国申请者绑架式推动后强行理解中国文化的痕迹。它强调了中国文人对西湖的钟爱,换句话说,中国文人将美好的诗词相当的一部分用来赞美杭州西湖了,反过来又唤起了大众对自然美的感受力。这就是文化对大众的启蒙的作用。“谎言说一万句就变成了真理”,现代广告如此,何况西湖的确是很美,只是民众往往需诗人再提醒一下而已。这就是过去为什么中国老百姓崇尚孩子读书的原因之一吧!

“天人合一”是杭州西湖的特征。“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古人心目中的人间天堂,这还不是"天人合一"最真实的体现吗?

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西湖也是中国士大夫文人与普通百姓心灵走得最近的地方。白居易作为唐朝三大诗人之一,苏东坡作为宋朝的首席诗人,他们都做地方官的能力,有与百姓构通和为百姓做事的愿望和能力,他们的诗的语言也最百姓的口语化,又在杭州为百姓做了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拥有文人最高的文采,又拥有老百姓的语言和与百姓构通的高情商,他们自然就为百姓所喜爱。

还有一点最易被人忽略的地方是,杭州西湖也曾是中国帝王与中国百姓士大夫走得最近的地方。南宋王朝的皇宫就在西湖边,皇帝与百姓同游西湖。清朝康熙和乾隆帝都游过几次西湖,他们回京后,百姓亦仍在西湖游览。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皇帝代表天,老百姓代表人,皇帝与民同乐,这是天人合一的另一种形式吧。中国几乎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地方。

我注意到西湖边总是人潮如涌,但外国人的身影却极为罕见,如同在印度河中沐浴的人绝少见到印度人以外的外国人泡在恒河中!这或许就是文化与景观相关性一个最好的例证吧。




            
  吴砺

2016.11.18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