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45|回复: 0

[散文] 春游张家界(一)

[复制链接]

8248

主题

1904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8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17-4-11 15: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游张家界(一)

            

                                                                        O一七年三月二十四日(星期五)

                     

                                                                                        (一)

今天我们公司光学研发部门集体前往张家界旅游。我几乎带着孩子般的兴奋急切心情期待着这次行程。

近二三十年张家界已成了国内旅游的一个热点,周围朋友们大都去过一次,众人的赞美声和网上各种张家界的图片,加上前几年曾轰动一时的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曾在那里取景,使去看张家界风景成了未去过的热爱旅游人们一种内心强烈的渴望。

    旅游己成了现代人平淡单调而紧张的日常生活的难得一种调节剂。二三十年前我们常看到报道日本人在七十年代经济腾飞后海浪般地拥到世界各地旅行时闹的许多笑话,现在轮到我们经济发展起来的中国人了。

    人类对与自身日常环境之外的其他地区人民生活方式和自然与人文景观充满了好奇心。旅游无疑也是缓解和淡化人类自我中心意识和夜郎自大天性的短时间内有效的方式。

     照例,这次我又可以写一篇游记了。每次旅游途中,我看到成千上万的我从未见到过的陌生人面孔,我总是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只是地球上六七十亿人群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这总唤起我从人类集体角度重新审视我个人的命运和生活,从而暂时地更平静地面对这个世界。如同世界上各种宗教唤起我们个体生命的全人类总体意识一样,旅游无疑是对我这个无神论者的一个类似宗教意识的唤醒方式……


    前不久,我看了一本英国人马尔科姆·安德鲁斯写的《寻找如画美:英国的风景美学与旅游,17601800》。这本书中作者系统地研究了17601800年间英国的绘画与文学作品中的风景描绘。英国得益于工业革命带来的富裕,使得旅游成为十八世纪后期上流人士喜爱的活动,为此,那个时代的英国画家尤其文学家将英国不大国土上各地风景画了够,写了个透。

    我还看过英国BBC电台节目主持人沿着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家写的英国游记的行程重新走一遍,对比二三百年间前的作家描述的风景与现在的异同!

    这真是一个做科学研究的民族!英国各地的风景该怎么写该怎么画,二三百年前英国人就以做科学的态度研究透了!

    我心生疑惑的是,若英国不大的领土上的风景被一批天才的作家在过去二三百年写过多遍,现在英国人怎样才能超越他们的前辈,再写出出色的英国风景游记啊!

    相对而言,尽管历史上中国有数不清的诗人和文学家,但他们却很少有人像李白那样东游西逛,将中国的名山名水游过遍,况且即使李白去过,中国的古诗词也只是为各地风景画一个最简单的草图,如"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写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都是像中国山水画,都是写意的,放在大多风景点都适用……而中国白话散文从五四运动开始,起步甚迟,且过去一百多年,中国经历着各种动荡,少有像十八世纪下半叶以来英国上流社会文人雅士那样平静安逸的环境,没有成群文人成体系地写出中国山水现代白话版的出色游记……

只是现代信息化与民众人人都参与旅游的时代,文字形式的普通游记几乎同大街上偶尔见到的给游人用画笔画人物肖像画作品的画馆或画滩,极少极少被读者光顾了。手机形式的彩色照相机如此普及化,坐在椅子上几小时让人画一个有点像的画像,几个人有这个耐心和兴趣?

景点的历史故事和地质地理知识大家听导游说过,大量的网上资料介绍过,现实中去过黄山旅游一次甚至多次的人,有几个人会看别人写的黄山游记?在旅游景点上有几个游客还会买这个景点上的彩色照片图集或明信片?更别了说买这个景点上画的中国山水画了!

人类习惯性自我中心,对自己经历过的或看过的事物,绝大多数人没有耐心听别人再啰嗦地再说一遍!

当然,对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或登月的宇航员写的游记,大众还是有兴趣去读,因为大多数人无法亲身经历,这样的游记大众有新鲜感-----人们多只对未知领域有浓烈兴趣。另一种情况若你是著名的人物,你的游记或许会吸引大众,因为大家对你这个人感兴趣!

最后你或许发现,你的游记只是吸引那极少数同样热爱写游记的同类人……

这是我对现代游记命运一种悲观或许是客观的分析。

    这个结论应当不适合那些文学天才们新创的游记。只是不知现代中国是否已出现了这样伟大的风景游记,或天才的风景游记作家。这样伟大游记会引导我们在风景区留心我们这些凡人易忽略的大自然的细节和美,引导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和观察大自然的美,这些游记会激发我们凡人的想象力和语言描述大自然的能力……

即使我们现在没有见到这样伟大的中国游记,至少我们可以期待……人类的才华和创造力并不是可以预知的……


                                                                                     (二)

乘下午230福州到长沙MF8135航班。

飞机起飞推迟了。

300,飞机到达在机场垂直起降跑道的位置等待起飞。一架机身一半是红色的大鸟般的飞机从前面的跑道降落着陆,飘然落下。跑道上冒起了一股青烟,那是飞机机轮摩擦地面产生的。

这种场景对于二百年前的人类是无法想象的!人真的能飞起来!上百万个零件组合成的一个金屋外壳的盒子带着我们人类飞了起来!

我们每个人睡觉时都应当做过自己能像鸟儿一样飞翔的梦,梦中我们身体仿佛没有重量,掠过地面飞翔……不知是我们的祖先曾太渴望像鸟一样飞翔,还是从会飞翔的恐龙进化过来,从而基因中保持了祖先遗传下来的最古老和原始的记忆……

    当我们坐飞机次数太多时,我们就会对飞机这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和奇迹麻木不仁,熟视无睹……只有参加旅游时,我们整个身心放松时,我们才易被惊醒,猛然回首……

飞机开始在跑道上加速,发动机在轰鸣!

活着真好!你可以听到这发动机激烈的轰鸣声!

    飞升!右侧的大海呈碧色,与天空弧线连接……


    一阵雾气快速穿过飞机的翅膀,天色变暗,飞机下方的雾气渐浓,隐去了下方的大海……再向前,飞机周围的雾气又散去,飞机开始转弯……

    海水青碧且淡,它与天空连接处有一片糊糊的云。

    下方出现海边的一角,地面上有黄色微绿的江垂直于飞机航向,汇入大海……

    大海渐渐远去,直到看不清……

    陆地上深绿色渐渐变多,它们与地面瓦砾状的城镇相互交织……

    下方出现一片黄色裸土表面的山谷,再出现黄绿色的江面,这应当是闽江……

    向前,下方是绿色地面的山区,有白色蚯蚓或更像被拉开单条鸡肠状的公路穿行其中……

    再向前,下方是丘林地带,大批小片孤立的绿色山丘像树林中巨大岩石表面斑块状的绿色苔藓……

    天空中飘荡着雾气状的云层,看不见蓝天……

    再向前,下方出现大片雾状白云,很快地面消失了……

    317,下面出现一小片一小片白云,大地在云片下方移动……

    仅过两分钟,下方云又变密集,挡住了地面上的视线……

    321,下方的云层变成无边的起伏雪野状的云层……她在空中呈巨大扁平雪盘状,与天空连接处真是无与伦比的美!这巨型雪饼边缘的天空,雪青色,很淡很淡,淡和纯净到圣洁……向上,色泽连续渐渐变深,直到天顶的蓝黑色……这天空如巨大的锅盖轻盈放在这云层做成的巨大的雪饼上……

    每次在飞机上我看到这样的天色这样云层,我总是像是第一次见到梦一般出现在自己眼前的初恋的女孩……

    我的座位在机翼后的第二排。机翼末端在蓝色的天幕中静静向上翘立着,很美。

每次乘飞机,我总是选择靠窗的位置,也总是几乎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窗外。那些以命相博的登山运动员在山峦和山巅上看到的景色或许不会比我在近万米高空的飞机上看到的景色更迷人和壮丽……而我却闲庭漫步在云端,完全没有登山运动员所不得不忍受的那撕裂心肺的痛苦的煎熬……真遗憾我不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我看着那无比纯净的万米高空上蓝色天顶却找不出词来赞美她!

不知十九世纪的英国诗人雪莱或济慈重返人间,坐在我现在的位置上,会写出怎样不朽的诗篇来赞美我现在看到的天幕啊!

    340,窗外仍是蓝色天盖笼罩下的圆盘状雪地般的云层……

    飞机似乎将我们人类带到机械机器时代的一个极限。波音客机系列诞生应当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了吧!

    行了,我对人类用一个群体智慧把那么多技术综合在一起创作出的大型客机的存在仍是半信半疑,尽管我现在就坐在这种机器中!它怎么就能把我们人类带上了天空?可是二百年前我们人类还只能拿着锄头钉耙镰刀在田野中干活啊……

    只是这把我们带到天空之中的巨大机器是两次巨大伤亡的全球性的人类战争推动下才迅速发展到现在的技术水平!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种大型飞机主要是用来轰炸敌方城市的平民!如今这大型飞机放下了屠刀变成了佛!造福我们现在的这一代!

    这奇怪的人类的进化发展史!

    356,飞机开始下降。

    仍是蓝紫色大锅盖盖在圆盘状雪野般的云层上,那盘与盖相邻处浅青蓝色边带仍是醉人的美……

    飞机与云盘的距离在慢慢缩短……


    下方的云层由于飞机抵近变成有巨浪的海面般的不平,又像棉花糖般的松疏。

    飞机似乎有无限耐心地慢慢靠近下方的云层表面。下方的云层中出现深渊般的云坑。

云层更近了。可以看到下面的两层云之间相互移动……飞机开始震动……进入第一层云的瞬间,如扑进巨大的棉花糖中一样……

飞机进入两层云之间,飞机上方的那层云如梦如幻,薄而平,其空隙中露出纯净的蓝天……下方的云层如成堆的成堆的棉絮……

    飞机进入雾气般云层中几十秒钟,突然上方闪出一块蓝天,瞬间又消失,飞机再入雾气中,上下左右全是均匀的灰白色……

    1607,灰白色天幕持续着,偶尔一阵浓雾急速地如软丝绸般从机翼上滑过,机翼上有时忽明忽暗,更多时间因雾气滑过均匀的暗下来……

    现在机翼上的四片翼片稍稍上翘,显然飞机在减速……

    四周是旧蚊帐般的灰白色,均匀,可听到飞机均匀引擎声……

    机翼上的翼片又恢复了平滑的原貌。

    1612,沙白色的雾气包裹着飞机,突然地平线方向变浅黑了----天地之间有黑色长条带,不一会又消失了……天色更暗了,下方的云与空隙白黑不均,飞机应当快接近地面了……

    突然地面出现了,不时又被云层掩没……

    天地交汇处出现一条青白色的天空,一晃又消失了。地面在下方时隐时现……

    不知什么时间,地面上出现一条江,黄色,炸鸡翅般地打了一个拐。

    下面湖南的大地显然刚被雨水淋过,绿色田地和红色的裸土双色块搭配,共铺成少数民族的服装般的大地……

掠过大片正准备扩建成机场的红土地面,飞机落到微雨中长沙机场。

时间是下午426


每次旅游开始的飞机上看到的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风景的序曲……


                                                                                        (三)

    出机场,等旅行车的中巴。望着机场大厅门外标准的车道,我不由再次感叹,真没有想到仅过二十年中国城市居民过上了我二十年前第一次出国时在美国机场外看到的美国式的生活。

旅行车开始穿过长沙市区的高架桥公路。车速很慢,现在是下班时间,道路很堵。一个姓李的女孩是我们旅行团的全程导游。女孩说湖南有四万名导游,姓李的导游太多,不妨叫她阿雅,在景区不易叫错。

阿雅说,不堵车时,五小时车程到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旅馆。

阿雅是旅游专业的大学生,湘西张家界人,父亲是土家族,母亲是苗族。女孩生性活泼开朗,站在旅游车中连续讲着湘西的风土人情及张家界风景区的概况。真是精力充沛的青年人。


我是第二次到湖南。第一次是十多年前飞机从长沙机场换机,人未出机场。这次坐在旅游车上才算是第一次看到真实的湖南土地。

现实中的湖南对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世界,虽然同大家一样,我亦有一点关于湖南的历史知识。

611,旅游车才到长沙市郊。道路左边出现不高的绿色绵延的山峦。阴天雨后的山峦翠绿得有点黑,颇有些诗意。

一路听阿雅介绍。窗外几乎全黑,偶尔路边出现一两幢带灯光的民房。

我热爱乘坐夜行在高速公路上。

936,窗外天狼星很亮。湖南对我真是一个陌生的世界,真是遗憾,到了中年,我对中国这样一个重要省份还这样全然陌生。

窗外可见到不远处不高的山影总伴随着高速公路前行。

948,星星消失了,远处黑色的山影似乎更清晰了。

954。路边出现一片有灯光高楼的城镇。这是几小时夜行中难得见到的一小片城市。刚才我们似乎在山边行走了二个小时。

夜色中的湘西对我散发着浓郁的神秘感,我还没有见过她白天的容貌啊!

我忽然想,当那一天我们永远离开这个世界后,这个世界仍为生机勃勃地在运转啊!小草依然每年发绿,儿童仍是天真无邪地欢笑,年青人充分享受青春的活力,而我们这些逝去的人什么都不知道了!这真是让人难受啊!

虽然我现在仍正常的活着,可我已开始羡慕我们的后来者了啊!为什么上帝不安排我们在下一波来到这个世界呢?!

11:30,旅游车到达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边的旅馆。



吴砺

2017.3.24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