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张家界(四)
二O一七年三月二十六日(星期日)
(一)
旅游是人类社会的一项伟大的发明——人们可以从日常生活和劳动的重压下解放几天,从日常生活的环境中远离几天,在全新的陌生环境和人群中整个身心放松几天。
今天上午乘中巴前往张家界大峡谷,或者说去看一座新建的悬空观光玻璃桥所在的那个峡谷。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属张家界地貌延伸缓冲地带,离我们旅馆十多公里。
现在行驶在湘西的土地上。"湘西"这个词在中国现在似乎是有与生俱来的中国另类异域——巫风鬼怪,独立强悍,险峻边远……如同外国人看西藏……
现在旅游车行走在一片平凡的丘林地貌的乡村地区。上午的初春明媚清淡的阳光下,她与江南地区乡村似乎并无二样……
我打开手机,听网易云音乐中的歌曲。当听到那熟悉的歌声,我立即关机了:旅游时听平时常听的歌曲,心累得很——好不容易有一个新的环境可以暂时忘记老的环境……
发出嫩绿细叶的树在初春的荒山上所展示的强烈地生命力让我莫名的伤感……
旅游车开始在乡村窄窄的公路上缓慢上山。路边的山头是人类经营过很多年的土山坡,似乎是退耕还林后的山坡。有几株树刚绽出嫩芽形成绿纱笼团在无叶灰白色灌木丛枝密布的山坡中特别耀眼和散发着无名的诗意,尤其在这春日阳光形成的迷蒙的淡淡光雾中……
回首山下的山谷,巨大平缓U型山谷中盛开的黄色油菜花如村姑将花衣花布晾晒和平铺在地面上,一派春日乡村质朴平淡的风光,那传说中神秘的湘西在这里不再神秘……这里只是平凡的一片中国乡村土地……
公园门口人们如过去农村集市上的人一样密集,只是这里回形针状的隔离栏使人们的移动有序……
人类真是害怕孤独的群居动物。当人类在战场上排成这样密集队形成千上万的人群冲入枪林弹雨时,会忘却对死亡的畏惧,视死如归……
人类群体时常又是迷茫的,总是希望出现一个领袖指明他们人生的意义,他们可以狂热追随,走火入魔,变成最冷酷的杀人机器中的一分子……二千年前的秦国士兵是这样,二千年后的二战时期的德国和日本士兵也是这样……
这里新建的玻璃桥是十分奇异现代商业广告式的建筑:在一个高三百米的一个峡谷上建立一个无通行功能的长达四百三十米的玻璃桥面的观光大桥,以创造一系列的世界之最……
其实飞机比这桥面高多了,高三十倍,人类已习惯在万米高空上飞机中间走道上走动,因为眼光看到的是侧面,似乎已无恐高症;而这在大桥一块块大尺寸的玻璃板,你可以看到三百米深的下方,最大问题是心理预期的问题:人类习惯玻璃易碎的思维惯性,走到玻璃上有天生不放心的心悸。这是一个小小心理测试而已……
这座桥设计者是以色列人渡堂海(Haim Dottan),据说采用设计理念是来自老子的《道德经》的美学观点:"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设计师母亲是在上海出生的,设计者或许深知中国人崇拜祖先的特点,才借用老子的话来描述玻璃桥吧。其实看不出这玻璃桥与老子道德经有什么关系,这玻璃桥并没有任何隐身功能,但的确比普通桥梁看上去轻盈得多……
若是我参与这座大桥设计,我会在各个玻璃之间固定的金屋支架框架上引入成像光纤束固定在带多孔金属支架,使桥面整个金属支架实现光学透明和隐身,这样整个桥面向下看全透明,那对游客心理承受能力将是成倍的提高……只是不知实现起来技术上难度是否变大很多……
站在桥面上看下方的峡谷还是十分壮观。两岸垂直,峡谷一端开放,一端是渐升的黑绿色树木覆盖的坡面,似乎堵住了峡谷的一端;深绿色的谷底上一小段溪流如一条蛇形的银镜正夺目的银蛇反射着阳光,而整个溪流是从谷地绿色的植物中蛇形穿过,你可听到桥下溪流传上来的隐约的奔腾轰鸣声……上午的阳光照得苍茫微白的深绿色谷地树林透出很浓的诗意,桥对岸垂直的石灰岩壁亦很震撼心灵。
回头看垂直崖面偏上水平的有一人工挖出槽水,在两处变成瀑布落下,很不和谐;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挖出的人工引水水渠,现在真应当再人工砌一道仿崖壁外形的隐身墙消去这破坏自然风貌的崖壁上的巨大刀疤般的伤痕;这谷地也有人工建筑的一大片水泥平台与大峡谷的绿色地面也很不和谐,这应当在这水泥平台上浇上水泥屋顶,屋顶上再种上植物掩盖其存在,使大峡谷从桥面上向下看一片自然绿,消去人工的痕迹……
离开玻璃桥,返回。从公园右侧“一线天”几乎垂直的栈道下降三百米到峡谷底部。这是我见到过的最不可思议的落差最大的垂直崖岩上的高达三百米的裂隙!它宽不过两米到四米,崖壁裂隙的深度似乎也只有五六米,我并没有它准确的数据。它的栈道长是七百米,这样栈道坡度应当是六十度左右,栈道向外向内来回向下折叠。裂隙两侧一片片的岩层像中国南方旧民房墙上灰色薄薄的砖块水平一层一层粘结在一起。
这不可思议的大海的沉淀产物!若每层沉淀物一厘米厚,三百米高,这裸露在地面上岩壁则有三万层薄砖般的岩层堆叠在一起啊!若一百年沉淀一个岩层,一个人活一百岁,人类生命若如佛教说的那样可轮回,这个人活三万次才能形成这么厚的沉淀啊!
若地质系的学生用现代仪器分析每个岩层的结构,几亿年的地球变化历史信息就包含在三百米高的片岩中!这一线天断崖绝壁是一本地球历史真正的天书啊!
这裂隙是怎么产生的?是下方地层断裂引起崖壁折断?我的神经有些麻木了……
阳光照在黄色木质栈道上,暖色调,与侧壁上阴影形成强烈的色彩明暗对比,颇有点诗意。有人在栈道上快乐地唱起了过去电影中我们熟悉的山歌……
峡谷对面的山崖上方有一片孤单的白云……这一刻我觉得自己生命是真实的……没有过去也没有想到未来,生在这一刻是幸福的……
我想到若古代人要建这样的栈道会是多么艰难,今天的栈道又是谁建的呢?那设计工程师名字叫什么?谁又会想到他们呢?
对这个世界的爱!对大自然壮丽的体验!人类这种对大自然的感觉是世界上最神奇和不可思议的事啊!这岩石有上亿年寿命,对我们的存在一无所知,而我们却对它们惊叹不已……
走下栈道,来到谷底的一片休息的观景平台上,向峡谷后方仰望,U型的蓝色天空上,玻璃桥变成白色的单薄的细线连接峡谷上方两侧,桥两端上方各有一朵白云,很梦幻,很美……
现在是中午12:30,阳光垂直照在峡谷的上方。空气爽透肺腑,我是多么热爱这溪水奔流的峡谷啊……
沿溪流边的悬空栈道前行。前方呈V字型的天幕中有三朵白云,她们如山中的精灵……
我忽然想起了屈原楚辞《云中君》中的诗句:
灵连蜷兮既留 (云神翩跹来,已经在等待。
烂昭昭兮未央 灯烛亮煌煌,天还没有亮。
謇将檐兮寿宫, 云神放辉光,
与日月兮齐光。 比赛得太阴和太阳。
龙驾兮帝服, 坐在龙车上,身穿着五彩的衣裳。
聊翱游兮周章。 她要往空中翱翔,游览四方。
灵皇皇兮既降, 云神已出现,
猋远举兮云中。 忽然飞上天。
览冀州兮有余, 看了中国还要看四海,
横四海兮焉穷?" 几时才看完? 郭沫若 译)
多么浪漫的诗篇啊!屈原当年是不是也来过这片峡谷看到同样的白云,看到这片白云从峡谷上方悠然自由的飞翔,准备去远方遨游?
今天峡谷中游人很少,峡谷在灿烂阳光中幽深静谧……一片红叶在空中翻转,无声无息飘落下来……一颗小树刚刚绽放绿叶悬空在峡谷栈道的上方并被阳光照透,宛如一组晶莹透亮的玉片,美得无法形容……
我突然明白了屈原为什么在湘西流放的岁月中写出那么多伟大的诗篇……
这样名门望族中才子前大半生服务于宫廷,享受富贵荣华的生活,忽然被流放到南方蛮荒之地,在荒野中风餐露宿,天为盖,地为床,草为屋,会有多少委屈多少愤怒,为国家为自己……但他也真正走进了大自然,走进了天地之间……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在他的眼中都有了灵性,都变成了诗……
筑室兮水中, ( 要把家筑在水底,
葺之兮荷盖, 用荷叶来做房顶,
荪壁兮紫坛, 香花满壁,紫贝面着中庭。
播芳椒兮成堂。 堂上涂满香料。
桂陈兮兰橑,。 桂花的栋,兰花的撩,
辛夷本眉兮药房, 白芷的洞房
罔薜荔兮为帷, 木兰的门道
擗蕙櫋兮既张。 薜荔网作帘,蕙草面作床。
白玉兮为镇, 白玉镇在席四方
疏石兰兮为芳, 石兰屏风荷花帐
芷葺兮荷屋, 白芷做被条,
缭之兮杜衡, 杜衡挂在帐子上。
合百草兮实庭, 百草充满中庭
建芳馨兮庑门, 满门满屋一片芳馨。
九嶷滨兮并迎, 九嶷山的诸神都来欢迎
灵之来兮如云。 连绵不断,如像天上的流云。郭沫若译)
——《湘夫人》
何等天真浪漫的想象力,你能想象这是一个成年人写的诗吗?而且是古代五六十岁人写的诗吗?西方一位诗人说过:"天才就是不眠的童心。"
这是成年人童话般的诗篇,一种纯真天才的心灵中才能流出的语言的甘露啊!长年流浪,漫游在阳光灿烂春日的湘西深涧峡谷,倾听蜜蜂飞舞在溪边兰花丛边嗡嗡声,看着微风轻轻拂过百草,伟大的诗人屈原清澈透明的诗句如山泉一样从心中喷涌而出啊!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遥远星空中的启明星,似乎后来的诗人都只能仰望他……谁有比他更纯真的心?
今天湘西春日阳光明媚溪流奔腾的峡谷中,青苔贴着泉水淋湿了崖面,富有生命力的藤蔓缠绕悬空,阳光照亮上空新绿的嫩叶片,不时有脆脆鸟鸣,山谷清幽深邃,行走在溪边悬空木栈道上,宛如童话中漫游……
二千年来一直盘旋在湘西上空的屈原的灵魂,此刻正把二千年后的后生我作为了一个倾诉对象……湘西的高山大水,云烟弥漫,曾触发他天才的想象力,他那些不朽的诗句正电闪雷鸣般从我的心中穿过……
查冥冥兮羌昼晦, (白日昏蒙蒙,
东风飘兮神灵雨。 东风吹来雨点
留灵修兮憺忘归, 等待着爱人不想回,
岁既晏兮敦华予? 年华已迟暮,谁能使我再美?
……
雷填填兮雨冥冥, 雷声轰轰雨蒙蒙,
猨啾啾兮狖夜鸣; 猿声凄凄夜空中,
风飒飒兮木萧萧, 风声飒飒树摇动,
思公子兮徒离忧。 思念情哥心头痛。郭沫若 译)
——《山鬼》
这个荒野中的流浪者在心情好时,将山中荒凉变成了诗意的浪漫,变成山中空中的丽人对爱人的期待……
吴砺
2017.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