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8|回复: 0

[散文] 重游大金湖(下)

[复制链接]

6248

主题

1527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588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7-5-5 15: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游大金湖(下)


                                                                  
                                                                            O一七年四月十六日(星期日)


   
     前往上清溪漂流。天阴,空中漂着点雨星。

    上清溪漂流水路长三十三里,竹筏漂流时间约两个小时。几年前我是秋天在这里漂流过一次。

    有人说,上清溪取名源于道教中“三清境”的太清,上清,玉清之一的“上清”,“上清”后来被广泛用于指“仙境”。

    有文章说,上清溪丹霞地貌的石头是在760万年前开始形成的。这里的沙岩经历了地壳抬升,溪流切割,风力的剥蚀淘蚀,形成了上清溪独特的沙岩峡谷。

    上清溪峡谷宽处平坦,亦不过几十米,十多处,窄的地方如窄巷,不足二米。峡谷两侧沙岩巨崖起伏凹凸,歪歪扭扭,蜿蜒怪奇,没有一处是重复的。

    若你是第一次游上清溪,让你感受最深的山谷的“清”和“幽”;第二感受是奇,你面对那些奇形怪貌的沙岩断崖,真正是觉得惊诧万分,感叹世上竟还有这样不过思议形状的山谷,这完全超出了我们人类的正常想象,颠覆了你对山的旧有印象……

    上清溪十几公里长的沙崖如巨大沙地被胶水粘结,又如巨大固化了石膏块,被长年水流量不大只有暴雨时才汹涌的溪流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长时间和耐心缓慢切割,打磨,抛光,加上雨水和风的侵蚀,形成了最接近我们人体形体表面的充满着柔和凸凹有致的曲面的崖面或者说不仅同人体的形体,而是同很多大型动物形体部分曲面相像的岩面……有的如人类的乳房和臀部一样浑圆,有的如巨蛋,有的如河马,骆驼,熊,猪,鲨鱼等动物的部分充满着曲面美的躯干……如果说,各地的景点中导游说山像什么动物或人类,那都是远观其模糊外表,近看多是树干和碎石表面;而在上清溪山崖面都是几米几十米最多数百米处的近观,它们真正带着各种动物形体的曲线凸凹如真的表面和美感……

    这里竹筏上的梢公们只要心情好,都是激发游人情色想象的段子高手……将这条溪流与道教名词联系上或许是十分恰当的,道教似乎有流派追求人类肉体交欢时的愉悦……

    看着两侧的崖面,你会想起照片中西方街头现代艺术中无头无脑的人类抽象的身体,毕加索立体派画中的少女圆润且不连贯的躯体……这是大自然中时间和水的溪流作为天才的艺术家在漫长的时空中漫不经心,三心二意雕刻出人体和地球大型动物抽象艺术的雕塑长廊……

只是试图以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上清溪溪道两侧的景色会让读者带进巨大的错觉中: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张照片拍出上清溪的美感,甚至说,人们拍出的上清溪的照片几乎都是十分丑陋的形象……这同臭豆腐榴莲效果类似……照片上看上去难以入目,你走进她真实山水之间,却是完全另一种感受……这是大自然丑与美的和谐,或是极度地不和谐……

    或许若你看到过上清溪崖顶向下拍出的照片有助于理解这种矛盾:溪道两侧的砂崖如一个个巨大红皮的表面凸凹不平的红薯半埋在溪道两侧,只是这大自然超级红薯顶部如印第安武士四周剃光头皮顶上有一小撮头发——树木植被……你可以想象一个模型,从成千上万的红薯中选出形状最不规则的红薯在巨大的泥地里泉水流出不规则细细水道两侧地排成靠近的两列,再用一个小纸片载着一只黑蚂蚁顺流而下,你想象你就是那只蚂蚁,你看到的就接近上清溪崖岸的部分景色……红薯整块外形或许很丑陋,但局部区域却凸凹有致,充满着类似人体或其他大型动物部分躯干的曲面美感……

   上清溪挑战人类的不仅是尚无人拍出公认的好照片,而且尚无人写出像点样子的文章。泰宁从宋朝起出了两个状元,数十名进士,上百名举人,上清溪离县城不过十来里,况且平时溪流不大,无风险,从古至今游历的人应不在少数,我并没有看到让人印象深刻的文字……目前我仅看到明朝礼部主事池显方在《上清溪游记》中的片断:“转一景如闭一户焉,想一景如翻一梦焉,会一景如绎一封焉,复一景如逢故人焉。”  这可以用来描写为中国园林特点:移步换景,但读者对具体景色仍会一团雾水……

    我如实地说,我游上清溪状态,看着不断走来的山景,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两个小时的山水风光已逝去,我的随记小本子上空空如也,几乎一个字都没写……一脸茫然地看着两岸景色,无言听着梢公重复无数遍的让大家傻笑的段子,稀里糊涂地进了峡谷,又稀里糊涂出了峡谷……第一次如此,这次重游仍是如此……

    上清溪应属水流切出的地缝式的袖珍的裂谷,称为峡谷实在不太合适,因为有的区域仅两米宽的狭缝,但高可在100米,裂谷长却达三十三里,这样细长窄长的两山夹道,偶尔宽敞的溪道,“曲径通幽”或许是上清溪最大的特色;而细溪水流切割的随机性使它刻出两侧崖面无一重复,“移步换景”亦是她的另一大特色……当木筏每小时16里速度行驶时,观景者很难在如此快的速度下对不断变化的山形地貌形成文字……

    当我坐上返程旅游车时仍是迷糊的……今天上清溪给自己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呢?

    如果说上次秋天的上清溪漂流最深的印象之一是两侧崖面上端和溪道附近的黑漆式的干了苔痕,这次似乎没有印象那里崖面有那样的黑漆,尤其在悬崖的顶端……那黑漆色使崖体显得很丑很丑……

但今天溪水水面到离水面一两米高的曲面岩石上的翠绿的绿漆般的青苔真是无比的鲜艳亮丽,这是一种溪水湿润水灵灵的和生机勃勃、散出无限春光和春天巨大生命力的初春的绿,她们同绿漆一样薄,同绿色丝缎般艳丽,尤其部分岩面青苔的艳丽的绿色的浓度从水面向上由浓烈渐变为清淡的绿最美……

我似乎平生第一次看到如此独特的水流冲刷的沙崖表面上超薄青苔呈现出浓烈的诗意和春天的气息……还没有诗人歌颂过她们……


     下午前往塞下大峡谷。塞下大峡谷位于离泰宁县城16公里的塞下村。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2004年为申报泰宁世界地质公园野外考察时发现并推荐的地质与生态旅游景区之一。

    苏东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塞下大峡谷竟成了为“申报”到2004年才为科研人员发现并推荐给世人,亦让人感慨万千。塞下村的村民或许数百年来早已反复这山谷中走过……

塞下大峡谷方圆面积约2平方公里,由近似南北向的悬天峡、北西走向的通天峡和北东走向的祈天峡首尾相连构成的三角形地学旅游线路,全长约5公里,文献上说它是泰宁青年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

三条峡谷分别是流水侵蚀、重力崩塌、构造运动为主的三种地质作用形成的,这的确是对游人进行地质构造普及的好地方。

    从一个平庸的小村庄进入公园,匆匆忙忙赶紧走完三段不同风格的峡谷,再回到乡村村头,宛如做了一个并不深入的浅梦……两次行程都是如此,一路小跑,总是落在队伍最后一个,完全来不及细看,抓拍几张照片,这不能不是一种遗憾……你无法发挥你的想象去构建文字描述你看到的峡谷……

    在悬天峡的木制悬空栈道上,太阳有点偏西,正好照亮南北走向、峡谷约八十度斜切入地面的山谷中……弥勒峡的岩壁高约80120米,谷底宽约34米,宛如两个巨大贝壳壳面相互平行重直置于地面,而天穹岩则50米高峭壁上有凹进直径约20米洞,而这凹面上还有一条列的小洞形成洞中洞……我来不及感叹时光雕刻师的伟大工作,却对几株刚发出绿叶被阳光照得黄绿透亮十多米高枝条不多的我不知名的树呈现的春色感动……

走在阳光明媚两片倾斜巨岩夹层之中,总有点梦幻之感,可得向前赶路……

转弯走进另一个峡谷中,印象深刻是右侧崖面泉水滴落在阳光照透了的黄绿色的一排绿色羽毛状的蕨类植物上,湿淋淋的春色和诗意充满了静谧的狭窄的峡谷小路……

    向前。前方上百米高尖方碑般一堵墙式的垂直淡黄色的崖面立在上坡小道右上侧,威严高大,令我想起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画面上的那充满天地的巨崖,只是少了那条细如银线的瀑布……

登上小路上端的平台,看到另一侧几乎垂直崖面和它下方一个小堰塞湖。稍作休息,再转到三角形峡谷第三条边……听着溪流淙淙跌落,走在潮湿的石阶路上,不知不觉又回到了三角形出发点的极平凡的乡村田地边的公园门口……

乘车前往动车车站。

    重游大金湖,地质公园的地质构造似乎没有在记忆中的留下更多的印迹,只有那浓烈的新鲜黄绿的树叶,湿润艳丽的青苔,泉水滴在叶片上阳光照透了鲜亮的蕨草带着无比浓郁的春色占满了我的心中……




吴砺

2017.4.16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