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3|回复: 0

[散文] 《哲学走向荒野》(三)

[复制链接]

6144

主题

1497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341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8-4-3 11: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哲学走向荒野》(三)



“自然不仅是科学的源泉,也是诗、哲学与宗教的源泉,它能给我们以非常深刻的教育:当我们凝视着大海的怒涛或午夜的星空,或是在显微镜下窥视到爬行中的粘菌②原生质团中原生质的回流时,我们会产生敬畏与谦卑之感。P148

生与死是宗教的基本主题,而二者都是由自然给我们设定的。对有些人来说,自然史最根本地说来是一种苦难,但 即使是这样的人也必须问一下:悲剧性的生命真的不如没有悲剧的生命或虚无的生命有价值吗?其他的人是希望着能到达某种幸福的、神圣的目标。面包、水、酒、道路、父亲、母亲、山峰、河流、光明、黑暗等之所以成为意义最丰富的宗教象征,并不是偶然的。

我们不能避开与自然的对抗。然而,在现代我们可以远离自然而生活,以致我们的智慧被人为地引入歧途。在对我们进行价值教育上,荒野跟大学一样是必需的。有时我们可以在宗教象征意义而非经济的意义上来评价蜗鲈这样的自然物种,因为在它们的野性中有一种生发能力,是不同于那些要灭绝它们的机器的。自然物种加于物理世界的战斗的生命本质、人类智力的产生及其在生命进化历程中的意义、人们注视自然景象时的思想奇遇、精神与物质的互补等等,是我们从未完全解开的谜,因为我们在对这些现象的研究上总被引向深奥莫测的问题。们可以把这作为自然的一种负价值,因为自然总是超过我们的理解能力,使我们失望。但我们也可把这作为一种正价值:自然使我们有一种不满足,从而能更加努力地去创造;它对我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我们每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时,又给我们出一个新的难题;它极其丰富,对它的知识又非轻易可以获得,从而让人只能部分地了解它,而不能了解它的全部。这样,我们就永是边疆上的拓荒者。能够总是怀有希望地前行,比一劳永逸地到达目的地要好。至少,我们应该认为这一点是有价值的:自然对我们心智的激发是永无止境的。只有愚昧或感觉迟钝的人自然感到厌烦。P150

对自然来说,价值是外加的,其中虚构多于事1Q实,如梦的幻想多于客观的描述。它是诗,而非散文②;它在人们意识中或许是真实的,在实际的世界里却并非真实存在。P177

  在西方文学里,诗(poetry)与散文(prose)的分野远比在汉语文学中明显,以至一般认为这两种文体间有一种尖锐的对立:诗充满想象和激情,而散文多是冷峻的描述与分析。P177

人类评价能力的产生是自然进化史中最为壮丽的一幕。我们不应忘记这一幕,但也不能错把这一幕当作自然进化史的全部。价值评判是自然整体的进化史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于这个整体。尽管某些有价值的事件可以是偶然发生的,但我们不能把价值当作一种神奇的附带现象或“反映”而孤立起来。价值是系统地根植于自然主要的建设性发展之中的。P182

未来的史学家会发现,20世纪的一个奇特之处是人类知识广博而价值判断却很狭隘。人类对于世界从来没能像我们现在这样,知道得这么多而又评价得这么少,无怪乎我们会面临一场生态危机。贬低自然的价值而抬高人类的价值无异于用假币做生意。这样的做法导致了一种机能失调的、独断的世界115观。因为我们错读了我们的生命支撑系统,我们变得不适应这个世界。P197

对于读者将要作的这次旅行,我自荐做一个荒野向导。如今,人们在野地中是在观念方面,而非在地形方面,更易于迷失方向。一个世纪前,人们在荒野中面对的挑战,是当地图上标的是一个空白区域时,你能否弄清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可是今天,我们是在一个长久以来被标为道德的空白区域的地方,在哲学上感到迷惑。尽管我们的科学与文化已驯服了荒野,但是我们还在彷徨,不知该怎样评价它。价值超出了我们地图的范围。在荒野的价值问题上,“价值”的含义变了,“荒野”的含义也变了。旅行者需要找到穿越陌生地带的路。P202

历史公园是让我们回顾自己的起源,回想我们国家的历史;但我们也需要一种“创世公园”,让我们能回顾自己的自然史。荒野是我们的第一份遗产,是我们伟大的祖先,它给我们提供了接触终极存在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在城市中是无法获得的。P208

我们美国人在列克星敦②与阿波马托克斯③建立了历史公园,为的是让自己不忘本。但如果我们不把一些荒野作为意义最为深远的博物馆也保留下来的话,我们就看得太近了,因为荒野是自然历史的遗产,反映着过去时光的99.99%,也是了我们人类的大熔炉。历史公园是让我们回顾自己的起源,回想我们国家的历史;但我们也需要一种“创世公园”,让我们能回顾自己的自然史。荒野是我们的第一份遗产,是我们伟大的祖先,它给我们提供了接触终极存在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在城市中是无法获得的。P208

要弄清荒野价值的组分,我们得先分别从根、邻居与陌生者三个方面来看,然后再看荒野价值是否有一个系窥痞构,能将这三方面统一起来。注意在这里价值确实是走向了荒野,因为它超出了人类驯化的自然及人类经验的范围,在天然自然中获得了自己的生命。P209

要弄清我们的方向,可以试想我们是要去访问自己的出生地。在这里,历史价值与父母对我们所具有的那种价值融在一起了。价值离开了文化,回到了诞生生命的神秘力量,回到了原始的生命原型。荒野是生命孵化的基质,是产生人类的地方。在一条小溪旁停下来,我见到了一只蝾螈。它那指状的脚1起了我的注意。当我从溪里舀水时,我注意到自己手上那与蝾螈相似的手指。我的手掌是经过了一些修改,但显然是与蝾螈的脚有亲缘关系的。我顺此思路想下去,又比较了一下我与蝾螈的脸型。我们共有的这种呈轴对称的眼睛、鼻子与嘴,可以回溯到多远的地质时代啊!即使现在,我的大脑下面还残留着一个爬行动物的脑①,而这对于我作为人的认知能力与情感都是至关重要的。2我们高度评价的东西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古老的年代在天然的荒野中产生的,而在文化中则成了基本的预设。P211

》。在荒野中旅行,能让我们的身体获得直接贴近自然的体验,而不是让文化在我们与自然之间作一个缓冲。在荒野中,我们是直截了当地体验着生动、鲜活的自然,有如飞行员驾驶着滑翔机在空中轻快地飞翔,人高高地从上面鸟瞰着荒野世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保护荒野不是为了节省资源,而是因为我们想要有一个地方,让我们能有与日常生活殊异的体验。

文化容易使我忘记自然中有着我的根,而在荒野中旅行则会使我又想到这一点。我珍视文化给我提供的通过受教育认识世界的机会,但这还不够;我也珍视荒野,因为在历史上是荒野产生了我,而且现在荒野代表的生态过程也还在造就着我。想到我们遗传上的根,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体验,而荒野正能迫使我们想到这一点。。但在这里,荒野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资源,对我们的体验有工具性价值;我们发现,荒野乃是人类经验最重要的“源”,而人类体验是被我们视作具有内在价值的。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就不愿止于认为荒野有工具价值了——作为产生生命的源,荒野本身就有其内在的价值。当荒野使参观者获得审美体验时,它承载着一种疥值,。但荒野还通过其进化过程与生态联系将价值赋予了参观者。有意识地欣赏荒野价值的能力是一磊高级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在人类那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但同时,我们的欣赏活动所捕捉到并表达出来的价值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在荒野中流动了,我们现在只是继承了这种价值。P213

当我们享受着荒野给我们的兴奋,不知所以地感到身上有了更多的活力,体内的内啡肽时,那是荒野剥去了我们文化的修饰,激活了我们白本能,使我们的动物属性呈示出来了。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应对一切与我们有亲缘关系的生命都作出价值判断。P216

追求存在的生物,只有千万分之一在荒野中留存下来。其余的要么是种子被吃掉,要么还在幼小时就被捕食,或被疾病夺去了生命。达尔文那革命性的理论已揭示出,生命世界的主导原则,是在一个充满竞争的混乱的世界中求生存,其中有着极大的随机性与浪费。荒野物种众多,但却是一个巨大的坟墓,一两个物种的存活,同时便伴随着成百个物种的毁灭。赫胥黎(TH Huxley)针对这一点说道:社会最珍视的价值“不在于模仿宇宙过程,更不在于逃避此过程,而在于对此过程的斗争”。11既如此,那荒野的大屠杀中还能有什么价值吗?社会还有什么理由要保护或赞美荒野吗?p225

也许我们会大喊:荒野中只有一种价值,即生存价值。这种价值的运行对生命造成太多的伤害,使我们无法承认它有更多的价值。一个生命体的活动,除了要抗拒不让自己成为别的东西的资源外,便是尽可能地把别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资源。跳蛛吃苍蝇,寄生虫吃负鼠,郊狼吃地松鼠,地松鼠吃青草及其种子,而青草又靠其他生物死后化成的腐殖质生长。蝾螈将蚊子作为它的资源,蚊子又把我作为它的资源。这似乎又一次表明,一切事物实际上都是资源。只是先前我们谈到这一点时似乎还有那么点高兴,可现在,呜呼!只剩下一种苦楚了。荒野是一个巨大的食物金字塔,这使价值所在的地方成了一片阴森森的死亡的丛林。一切都无非一个屠宰场,生命也无非是在一片恶臭中升起的瘴疠之气。荒野中全然没有一点在人类文化中被认为有价值的同情与道德。一个生物所做的事,没有一点是为了另一个生物的利益,更不用说为了人类的利益;这一切离人类社会视为有价值的东西都太遥远了。没有任何生物会承认其他生物的权利,每个个体生物都把保护自身作为其生存的目的,就是其繁殖也只是出于捍卫自己的基因。盲目而急迫的剥削,是驱动自然的主要动力。价值似乎完全是野性的。在如此消极的一幅图景中,我们还能找到一个积极的价值取向吗?p225

自然对任一特定的个体都只给予短暂的生命,但是生命却是在时间长河中延展的一道波。价值是存在于个体中,但同时,也储蓄在一条溪流里。P229

在这个意义上,荒野是一种扑不灭的促进生命的力量,不管它在别的方面显得多么任意、盲目和残忍。物竞天择的生存价值自有其昂扬向上的力量,这样我们便得出一个佯谬,即从似乎序的状态中,能产生更多的序。伟大的生命之河就这样流动着。它的流动有着一种奇异的野性,因为它似乎是向上涌流,是沿着逆熵流的方向,从无到有,从无生命到客体生命再到主体生命。自然的演化经常是走曲折的路,这些路有的极不规贝g,有的是通向一些很有趣的地方,还有的是向上通向顶峰的路。荒野不仅有物竞天择下的求生存,而且也有新物种的诞生。P230

美国本土①的领土只有约2%仍是荒野,98%的土地则已被开发成农、牧、林场,被用作狩猎区、居民区,被铺成了道路或以其他方式被人占用了。不把剩下的荒野地以某种方式利用起来,似乎就不像是美国人。这好比是一个橄榄球队,在带球闯过了98码时不是去射门,却走下了球场;又如一个传教士,在一个村庄里使98个村民皈依后,却决定留下最后两个人继续做异教徒。在一片文化的海洋中故意留下一些荒野的孤岛,似乎是让价值带上了野性,超出了我们有规律的控制。即使只有少量的荒野被当作有价值的东西留下来,也会打破我们的常规,迫使我们对主要的伦理原则进行重新思考。P235

伯特兰,罗素曾声称:  “每个生物都有点像一个帝国主义者,试图尽可能多地将其环境转变为其自身或其后代。”27但这显然是夸大其辞。按这种说法,结果便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个人及其企业都只能是利己主义的,互相进行着侵略性的竞争。然而,自然并没有让任何一种生命形式有将非常之多的环境转变为自身及其后代的条件与倾向。P316

(6)审美价值。自然在应对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优美的在皛三二翱翔的鹰、蜿蜒滑行的蛇、奔跑中的郊狼、蕨类植物的卷芽,都是艺术的杰作。甚至淤泥滩上由应力产生的120度裂缝,也呈现出一种对称的美。自然的形式规模有大有小,有集合性的也有个体性的,种种都是赏心悦目。此外,站在悬崖边上俯视一道深深的峡谷,或是攀近暴风雪中的峰顶,头发在带电的空气中倒竖起来,让人感到一股怪异的寒气时,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当我们想到一个松果中就可能蕴含了一片森林,这也给人以美感。这些体验都不大可能在都市博物馆①中获得。我们不必去弄清美是否只存在于观察者的眼中,或在多大程度上存在于观察者的眼中;我们能有这样的体验就够了。但我们的确需要注意,一个人得有一定的修养,才能对这种审美价值保持敏感。普通的地方(如一些沼泽和平地)有一种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协调与完整性。在这里,“熟悉并不会导致蔑视”。⑨我们评价荒野地是在荒野中慢慢地品味它,是跟环境发生亲密的接触,这远非仅是摄人很多风景。P334

(11)宗教价值。荒野不仅作用于旅行者的肌肉与性格,而且对他们的心灵也会会有影响。登上山顶的体验、落日、峡谷地层或一片长满犬齿赤莲①的水草地,都能使人产生“一种心灵的激动,给人以推动……并卷过一切事物。”‘这样,荒野地就像一些神圣的经籍,不管使用它们的人是多数还是少数,他们的权利都应得到保护。对于纯粹的荒野主义者,荒野地是一座大教堂,而其他很多人也会偶尔到荒野中,感受它们的神圣。荒野不同于城镇,它使人想到的往往是宇宙层次的问题。人类所能获得的一些最感人的体验,是在荒野中获得的。不参加宗教活动的人,可能比参加的人更珍视自然。教堂使他们意冷,因为他们是泛神论者,或是不需要教会作中介的一神逐者②。他们的宗教是弥漫四野的自然主义宗教,而不是有一套信条的超自然主义宗教。他们不喜欢户内的礼拜仪式,而喜欢到户外去体验对造物的敬畏、孤独与广阔的空间。我们的宪法保护宗教自由。既然荒野地对宗教自由很重要,也能促进宗教的自由,那就需要保护荒野地。P339

湖的表面静静的,像镜子一样映射着峡谷的曲线,映射着天空,也映射着夜晚和星星。人在宁静的沉思中时,不也能像镜子一样映射出天地间的事物吗?北因莱特河中的水很深,水静静地流着。人们也只有在宁静的时候,心灵的深度才能显现出来。远古时从雷鸟丘①松脱下来的一块巨砾横在谷底,正可以象征这位孤独的  ,旅行者暂时从人类社区的各种关系中脱身出来。而这湖则提供    ‘了一个场所,让他能独自进入一种迷狂,或者说让他从平凡的事务中站出来。P406

我背上这背包使我能呆在荒野中,但它也将我与荒野分判开来。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背包,现代人来到荒野中就会很不舒适,也很不安全;这一事实,印证着我们与自然环境的距离。这个背包集中了整个人类时代的技艺与科学:帐篷、衣物、皮革、金、火柴、药品、塑料制品、地图与指南针。正是靠着类似这些的产品与技巧,我们进入了文明时代,①并让自发的自然过程为我们服务。我们的生活尽管是靠大地作为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靠我们的生产活动。我们进行有意识的设计,这使我们能更深地探究和利用大地的各种潜能,但同时也将我们与纯自然的大地区别开来。到自然中寻根的人,却发现自己与自然的遭遇隔了一层割弃不掉的文化的面纱,并以文化作为中介。P410

我面前的生命都生于一股逆熵流,但奇怪的是,驱动生命进化的正是时刻都存在的熵的威胁。人类与这些生命之间虽有很多连续性,但人类的出现又是生命之流的一个分水岭——人流向了另一个方向③。在这片树林里,惟有我能展示一些自然在那些山柳菊④、耧斗菜、鹬⑤和豪猪身上所不能展示的东西。这些生命都不失为自然的体现,但自然赐予人类这个儿子的一种能力是她在其他事物中所不能成就的,那就是自觉的反思。海狸能知道我在这里,并拍打着尾巴向我示意;但我还知猫道自己意识到自己在这里。赤栗鼠①能注意到我并发出啾瞅的声音,但我还能意识到自己在注意它。母鹿见到我的营地时,会停下来,想想走哪条路可以绕开这营地而又能到达她要去的水草地,但我还能对它这样的想法加以思考。如果在人类之前产生的心智已以理智取代了因果的话,②那么这种取代的终极产物,便是散发着耀眼光芒的人类精神,因为在人类这里,知、见、思都有了崭新的形式。这里的孤独已不仅仅是由于近旁没有伙伴,而也因为缺少有意识、意向和认知能力的生灵。如果说湖的表面与我的皮肤有类似之处的话,湖与我那能思考的心智却截然不同。我思,故我独在。(Cognitoergo sumsolus.~p412



吴砺

2018.4.1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