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37|回复: 1

[散文] 浅谈桐城方言俗语里的生活与爱情

[复制链接]

183

主题

2017

回帖

2210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2210
鲜花(15) 鸡蛋(0)
发表于 2018-5-30 22: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息在桐城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紧随时代的变换和发展,一次次迁徙和融合中,将生活改造、品尝,世代流传的话语里,驻满着他们的故事。
  桐城人们恪守着“勤劳”:不七(吃)辛苦不常钱(“常钱”,余款的意思);辛苦钱万万年,便宜钱管俺(眼)前;人懒没有饭七(吃),狗懒没有屎七(吃);八十细(岁)的公公砍柴蒿,一日不死一日要烧。后一句不是说生活的窘迫,而是人们习惯了用劳动来呵护生命的尊严,也是对其他人的爱。
  勤劳的桐城人,能干,也追求着生活的品质,“食”不可不言。从食材上: 20180531174604.jpg (读餐)子头硬,鲫鱼卡多,鲇鱼好七(吃)哪有许多;秤杆子黄鳝,马蹄鳖。节气上:冬鲫夏鲤,六月天七鳑鲏;冬七(吃)萝卜夏七(吃)姜,不用医生开单方。做法上:切纸赖们(那么)厚,纸赖们(那么)消,三块肉一口包;炖蛋痞煎蛋读(底),炒饭的锅巴捞饭的粥。口语中“粥”与“读”同韵。“捞饭的粥”,在缺衣少食的年代,一家人煮一大锅粥,刚烧开时,从中捞一两碗米粒起来做成饭,给家里的主劳力吃,多沾了米味的粥,很香。成长中的孩子都很馋,留存不住吃的,常常被大人逗趣:七之干粮无事想,留之干粮想坏之人;狗头上顿不住四两鲊;告乌子(叫花子)烧粑等不到热。“告乌子”常“躺着中枪”:告乌子嫁女儿——不港穿光港七(吃)。极度困苦时,慨叹“三十晚上炆皮靴——七(吃)没得七(吃),穿没得穿”。
  教育是桐城人们的心头之重,一直以来各种各样的励志语,谆谆劝导孩子们,对于顽劣的孩子不惜用激将法:讨饭都没有路走;坟山尾子出的极子爆;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细(岁);男人无志烂铁无钢,女人无志烂草无秧。这些“狠毒”的话,都是家长爱子心切的表现,如《红楼梦》中贾政骂贾宝玉“作孽的畜生”,纯属恨铁不成钢。有时也要用反向思维:捧得刁,逼得孬。贾母护着宝玉持的就这观念。家庭教育煞费苦心,一家人有作歹的,就有作好的。
  友爱是桐城人的特色,他们向往着和谐温暖的生活氛围,睦邻友好:亲戚望亲戚好,邻人望邻人好;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遇到火热心肠的邻居甚至“人家借块瓦,就把缸来打”。亲情情结:打断骨头连之筋;拳头朝外打,胳膊望里弯;不能“敞口袋张(装)莲角——从里望外戳”。礼尚往来:亲戚不接不送,朋友不送不接;生人看上人,死人看下人。“看(kàn)”指看……的面子。
  爱情是永远的主题,孩子到了那么大,热心人就急着帮忙“港亲”。女大十八变;一家养女百家求。“挤(嘴)巴两张皮,港话两面移”的媒佬适时登场,一会是“庄稼不好是一年,丈夫不好是一生”;一会是“有褔不到穷嘎(家)气(去),无褔不进富嘎门”。女孩细心的父母决不草率,私底下打听男孩家的情况,“理三代”是必须的;男孩的父母最关注的是女孩的“身体”,传说中“添个外孙子嘎婆嘎门头子高三尺”,世俗观念里:养女儿是条龙,十回嘎来九回穷;养儿子是条蛇,挑不动也望嘎列(第二声,坚持的意思)。女人的生活地位可想而知。“小伙子娶亲,煞黑进门。”到过起日子来,人生全新开始。婆媳关系是绕不过去的话题:隔层肚皮隔层山,隔层肚皮冷淡(第一声)淡;媳妇拿个箩,坐到之就港婆,婆婆驮匹布,坐到之港媳妇。传统婚俗里,结婚那天女孩的陪嫁里必有艾和锡块,没锡块就用香烟盒内的锡纸代替,取“艾”和爱、“锡”和惜的谐音,惜爱和爱惜。夫妻吵挤不记仇,进之房门就点头;天上下雨地下流,夫妻吵挤不记仇。“流”同“仇”韵。老早人们就拒绝家庭冷暴力。
  家庭生活需要和气相处,共同经营。治家不易:起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生穷。所以有“外头搞钱手,嘎里有个通屁股笆斗”的微词,确有“日里西搭东,晚上点灯哄老公”的人。自强不息很重要:不怕慢就怕站;磨刀不误砍柴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流”同“走”韵。也有“较真”的人:爷有娘有,不贴自己怀里揣之有;丈夫有,隔一手;稻草困成之筋,么(mè)不到老板心。日久生“情”:壁子桩上挂筲箕,夫妻靠夫妻;秤离不开砣,公离不开婆。
  《红楼梦》里的爱情观多种。宝玉和宝钗是典型的“父母之命”,但他们不含糊,贾母的原则是“深知那姑娘的脾性儿好模样儿周正”,这标准经久不衰!司棋的观念是:“他到那里,我跟到那里,就是讨饭吃也是愿意的。”“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执此一念的不止她一人,有尤三姐:“我如今改过守分,只要我拣一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凭你们拣择,虽是富比石崇,才过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里进不去,也白过了一世。”司棋与她表哥是两小无猜,尤三姐对柳湘莲则是“确认过眼神”,她们只为爱而生。
  骨子里尚文的桐城人,话语中常带着点趣味的调侃、自嘲: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爬海(螃蟹)横着走。做事么(mē)的人:清早起来下扬州,车来车去还在屋后头。更多的还是以“人”为本:听说小孩子“见风长”,有“只愁不养,不愁不长”;小昂哭大的,茄子吊大的;宁挑千斤担,不抱四两入(肉);小昂接得人忖,老年人得人嫌,中间虽好,只有几十年;惹大莫惹小,上树莫上杪;聋子会第第(对对子),哑子会唱戏;跟好学好,跟告乌子学讨;十个人带九个吊罐;人心都是肉长的;人心难么(mè),鸭胗难剥,“剥”同“么”韵;脱脚的不怕穿鞋的;人抬人高,水抬船高。劝告尊老爱幼的:瓦屋檐滴水,滴滴不差分;俺睛水望哈淌。人老一年,牛老一个月。瞧不起人叫“门拐角扁担,折之看之”;带有大男子主义的“招亲二年半,不走是痴汉”;很机智的人“见么人港么话,见么菩萨打么卦”;精于算计的人“困告算盘枕头”;过于操心的叫“焦之大媳妇没有头毛戴花”;没有长进叫“缸罐里养乌龟,越养越缩”;有句听起来怪怪的话,指人投胎叫“地宕里舔糠”。
  有山有水的桐城,人们把日子过得有情有意,有理有趣。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9

主题

1418

回帖

2267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2267
鲜花(8) 鸡蛋(0)
发表于 2018-6-1 16: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精彩!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