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93|回复: 0

[散文] 《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下)

[复制链接]

7243

主题

1766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4621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9-3-13 15: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下)



第九封信

谕顾太监:朕在宁夏住了十九天,自闰三月十五日,起身往黄河湾白塔地方去,离宁夏四百里,是鄂尔多斯都棱公哈伦所居之地。朕到白塔,自有相机调度。自此以后,离京渐近了。特谕。

闰三月十五日


第十封信

谕顾太监:朕此一举,虽为残贼嘎尔但,亦欲西边外。厄鲁特种类甚多,必收之后,方为万年之计。出门时,纵未言明,自离京后,即使人各处宣布。朕意先已前后归诚者,报过之外,今西海内外所居厄鲁特全部落归顺,已经起身,往行在来了。朕举手加额,喜之不尽。有德而感动天地默佑,一卒不发,收十万之众,实出望外。满营中闻者,无不相庆,以为无疆之喜。因此发报,所以写去,特谕。

闰三月十八日


第十一封信

谕顾太监:朕在宁夏,甚是闷倦,  自出口以来,方为清爽。水土好,将山陕二处的秀气、黄沙、怕人高崖别了,深为可喜。近日,顺流而乘舟,而行者亦多。黄河中鱼少,两岸柽柳、席芨草、芦苇中,有野猪、马、鹿等物。特谕。

闰三月二十三日


第十二封信

谕顾太监:前者进来的王瓜甚好,以后每报必须带来。萝1、、茄子也带来。朕已到白塔地方,特别刘猴儿请皇太后安去,并无别事。此人怪而胆大,岂可近使?甚是可恶,不必打发他回来,在敬事房锁了等,别叫他家去,特谕。

闰三月二十六日


第十三封信

谕顾太监:四月初一日,朕亲看兵马过去。讫此数日内,理运粮事毕,即日回銮,大略夏至前后到京。此话不必叫多人知道,妃嫔们知道罢了。特谕。

四月初一日


第十四封信

谕顾太监:朕在黄河边上,与蒙古诸部落日日顽笑,心神爽健。朕出外最多,未似这一次心宽意足。尔传与里边,不必挂念。自黄河边上,走张家口至京九百余里,若走沙河口,大通至京,二百余里。朕使人到宁夏,寻得食物米面等物,面比上用面还强,葡萄甚好。此处与边墙相近,所以诸物都有,只恨不冷,河不冻,难以行走。尔等在家反为朕怕冷,实为可笑。初二日报,到上流五十里地,名席尔哈,结冰成桥二道,约一里有余,上下全无结冰处等。朕使人去看,果是如此,也是一件奇事。

无年月可考

(史景迁推测可能是四月初三日)


第十五封信

谕顾太监:朕事已毕。分陆路水路回去,大概夏至前后,可以到京。特谕。

四月初七日


第十六封信

谕顾太监:前者朕有言,“心实除贼,意不虚发”之句。今嘎尔但已死,其下等人,俱来归顺。朕之大事毕矣。朕两岁之间,三出沙漠,栉风沐雨,并日而餐。不毛不水之地,黄沙无人之境,可谓苦而不言苦,人皆避而朕不避。干辛万苦之中,立此大功,若非嘎尔但,有一日,朕再不言也。今蒙天地宗庙默佑成功,朕之一生,可谓乐矣,可谓致矣,可谓尽矣。朕不日到宫,另为口传,今笔墨难尽,书其大概而已。特谕。

四月十七日


第十七封信

谕顾太监:朕二十九日过杀虎口,  自口外走张家口进京,大约五月十五日前后到。去先,有上谕,夏至前后到京之语,因黄河风浪所误,所以迟了。口外凉爽,不甚热,至今早,间有穿布褂者。一路水草,与西边大不相同。朕体安泰,随侍人等俱好,可谓“心宽体胖”而回家去矣。特谕。

四月二十九日



附录二

康熙遗诏

康熙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即公元1722 年 12月20日驾崩。康熙宾天之后,朝廷随即向天下百姓昭告他的遗诏。(这份遗诏, 收 录在《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  卷三OO,  页七至十一。)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

今朕年届七旬,在位六十一年,实赖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凉德之所致也。

历观史册,自黄帝甲子,迄今四千三百五十余年,共三百一帝,如朕在位之久者甚少。朕临御至二十年时,不敢逆料至三十年。三十年时,不敢逆料至四十年。今已六十一年矣。《尚书·洪范》所载:“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以考终命列于第五者,诚以其难得故也。今朕年已登耆,富有四海,子孙百五十余人,天下安乐。朕之福亦云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念自御极以来,虽不敢自谓能移风易俗,家给人足,上拟三代明圣之主,而欲致海宇升平,人民乐业,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尝少懈,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仅“劳苦”二字所能该括耶?

前代帝王,或享年不永,史论概以为酒色所致。此皆书生好为讥评。虽纯全尽美之君,亦必抉摘瑕疵。朕今为前代帝王剖白言之。盖由天下事繁,不胜劳惫之所致也。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若帝王仔肩甚重,无可旁诿,岂臣下所可比拟。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如舜虽称无为而治,然身殁于苍梧;禹乘四载,胼手胝足,终于会稽。似此皆勤劳政事,巡行周历,不遑宁处。岂可谓之崇尚无为,清静自持乎。《易》遯卦六爻,未尝言及人主之事。可见人主原无宴息之地,可以退藏。鞠躬尽瘁,诚谓此也。

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太祖、太宗初无取天下之心。尝兵及京城,诸大臣咸云当取。太宗皇帝曰:“明与我国,素非和好。今欲取之甚易。但念系中国之主,不忍取也。”后流贼李白成攻破京城,崇祯自缢。臣民相率来迎,乃剪灭闯寇,人承大统。稽查典礼,安葬崇祯。

昔汉高祖系泅上亭长。明太祖一皇觉寺僧。项羽起兵攻秦,而天下卒归于汉。元末陈友谅等蜂起,而天下卒归于明。我朝承席先烈,应天顺人,抚有区宇,以此见乱臣贼子,无非为真主驱除也。凡帝王自有天命,应享寿考者,不能使之不享有寿考;应享太平者,不能使之不享太平。朕自幼读书,于古今道理,粗能通晓。又年力盛时,能弯十五力弓,发十三把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然平生未尝妄杀一人。平定三藩,扫清漠北,皆出一心运筹。户部帑金,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谓此皆小民脂膏故也。所有巡狩行宫,不施采绘。每岁所费,不过—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不及百分之一。

昔梁武帝亦创业英雄,后至耆年,为侯景所逼,遂有台城之祸。隋文帝亦开创之主,不能预知其子炀帝之恶,卒致不克今终,皆由辨之不早也。

朕之子孙,百有余人。朕年已七十,诸王大臣官员军民,以及蒙古人等,无不爱惜朕年迈之人。今虽以寿终,朕亦愉悦。至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饶余王之子孙,见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协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


这份遗诏佚漏了《临终谕旨》的主要片段如下:

康熙公开他患头晕,渐觉消瘦。

康熙叙述“三代”及之前的历史记载,因秦始皇的焚书,“不可全信”;据此,信史实始于秦代,而自秦以降,在位最久者以康熙为首。

康熙坚持为君者必须勤劳政事,不宜崇尚清静无为。

康熙长篇大论他心神恍惚,导致多病虚惫,万机错乱,乃至于探究死亡的义蕴。

枚举传统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变节与愚行,其皆与立储问题息息相关。

康熙坦承无讳他不信各种灵异祯符之说,对历代各朝将皇帝个人行止归诸于瑞应,不表茍同。

直言天下神器至重,难以释卸负荷,不若其他老臣(纵然康熙在陈述时尽可能镇静自持),难得退休保全之时。

最后,包括康熙提及他的白须、他的知足,以及但求朝臣尊重、接受他的《临终谕旨》。

我们从罗列的伕漏片段可以心领神会,这份遗诏的草拟者(我们不得而知,草拟者究竟系朝臣、康熙之子胤禛、满族顾命大臣,还是忠心耿耿的大学士),挖空心思想维护这个帝国形象的威仪。然《临终谕旨》中的康熙,心神忧瘁,疑云重重;他亦怀疑日后将他本人安奉于历史传统这种做法的价值及真诚。而这份遗诏,正好印证了康熙的质疑是理有所据—一他只不过是个身影,他的陈腔滥调受人缅怀,但他的果敢、愤怒、真挚、痛苦,也无一例外地,一并被抹杀殆尽。

两百五十年后,身为历史学家的我,乐于将这份遗诏“贬谪”于附录,而让康熙透过他的原始草稿,述说自己。P181

在这本书里,史景迁打破习以为常的线性时间意识,而悠游于故纸堆之间,尝试透过康熙本人之口,述说康熙内心世界的种种欢愉、悚惧、猜疑、懊悔、无奈,乃至于追忆、梦境,俾以深人揣摩康熙的人格特质、心智意念。

史景迁的斐然文采固然令人叹为观止,但读者不免质疑,这究竟是历史论著,还是文学小说?史景迁笔下的康熙,究竟是中国历史上的那位伟大君王,抑或只是历史学家操纵下的傀儡?诚如同行学者康无为(Harold Kahn)对史景迁的评述:“史景迁在为康熙皇帝写自传时,取材于私人数据,以及经过彻头彻尾改写的官方记录。他所要呈现的是一个没有经过‘排演’的君上,不过他的材料却是经过不断的‘排演’,这中间难道不存在无法解决的矛盾吗?”

正如“序言”中所论及,并非所有的记忆都会受到同等的对待,记忆与遗忘其实是同一过程的不同侧面。这或许是历史书写的必然宿命。然近来人文科学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趋势,也让人领会知识的实践性,而必须扬弃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因为透过记忆来寻找真实知识的企图必然落空。记忆虽然是来自过往的知识,但记忆不必然仅止是有关过去的知识。历史因当下而获得生命力。正因为处于众声喧哗的年代,康熙的历史定位才能生生不息,而《康熙》这本书才得以历久弥新。P194”



吴砺

2019.3.12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