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的圆明园(一)
——北京行之四
二O一九年二月六日(星期三)
(一)
今天一觉醒来,已经是早上九点了。没有看到阳光淡照在旅馆墙面上,担心今天有雾霾。起床后,打开纱帘朝天空看去,还不错,大街上并没有雾,只是太阳现在还藏在灰黄不透明天空上不太厚的云层中。
准备前往圆明园。过去的时光中,在三十多年的跨度中,我去过四五次圆明园。真不知道自己这次去哪里,会是什么感受……
我曾经为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第一次圆明园游记取名为“世界上最美的废墟 ”。我犹豫给今天在圆明园的游记取什么题目,是“重归圆明园”,还是“重归的圆明园”,两者的意思是相差太大。“重归圆明园”是指我们人类自己重新回到圆明园,而“重归的圆明园”是指圆明园重新归回到原位,或许还包含着我们人类自己重归历史的某种精神和文化的状态。
我想写的这篇游记本来的含义,却是包含了这两个题目的全部含义。我是重游圆明园,而圆明园自己也已经部分走向了重归的旅程。
重走圆明园,可以使我再次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如何认识人类与自然山水之间的关系。相对而言,我们从电视上看到的西方大型的人工园林的构图,几乎全是几何对称造型设计,植物也多是被剪裁为规则的几何造型,圆锥,方块。尤其是大自然的植物,只是人类意志的材料,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对植物的尊重,如同西方人牧场中养的牛,只是用来做人类餐桌上的牛肉的……
中国人造园,尤其这样的大型皇家园林,却是想仿造大自然,模拟大自然,企图将江南的秀丽的湖光山色,大部分抄袭,浓缩其精华成分,缩微成为自然景色的模型,放进自己家的四周,环绕四周。这样,不出远门,就可以尽享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二)
今天一早,我的手机中就一直循环播放“Besame Mucho”。这首炽烈如火的南美的情歌,这临别时的情歌,听上去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
百度词条上说:“《Besame Mucho》是一首非常怀旧的老歌。这首歌曲的作者墨西哥女作曲家(也是著名的钢琴演奏家)Consuelo Velazquez,1941年在一次探视了病重的亲友后,忽然感触到人生短暂,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和爱人,于是创作了《Beseme Mucho 》这首歌曲 。” 有人称这是南美二十世纪的世纪之歌,
在前往圆明园的地铁上,听着这首歌,不自觉中,我流下了泪水……
“Besame, Besame Mucho 吻我,深深地吻我吧
como si fuera esta la noche la Ultima vez 就好像今晚是最后一夜
Besame Mucho 吻我,深深地吻我吧
que tengo miedo a perderte perderte despues我好怕今夜之后就会失去你
Quiero tenerte muy cerca 我想很近很近地感觉你
mirarme en tus ojos 我想面对著你看著你
verte junto a mi 在你的眼睛里看到我自己
Piensa que tal vez manana 想想看也许明天
yo ya estare lejos, 我就已经远远地
muy lejos de ti. 远远地离开了你
Besame Mucho 吻我,深深地吻我吧
como si fuera esta la noche la ultima vez 就好像今晚是最后一夜
Besame Mucho 吻我,深深地吻我吧
que tengo miedo a perderte, perdertedespues 我好怕今夜之后就会失去你”
看了歌词,我明白了这首歌曲为什么会旋律感人之深……其实,我们生命中的今天,都有可能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天……
从地铁站出来,在圆明园南门口附近,就看到圆明园出口处园内耸立的黄色草皮土丘,高出低矮的围墙的墙头;有无叶的树木立在土丘之上,这个景象一下子深深地打动了我……
这是就是中国的园林……没有比这现代化城市道路和街道上,突然看到代表着山野丘林的一块土丘,更让人感动了……如同我正在听的这首拉美发自内心的质朴的歌声……
我再次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中对大自然的态度巨大的不同……
中国园林只是拜大自然为师,全力仿造她;西方人对自然并不尊重,他们认为人类可凌驾于自然之上,自然一切都可以被改造,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上帝……中国心中最高的神,是天,即大自然和大自然中的一切……中国人对大自然天生依恋和敬畏,并不是像西方人那样人与自然之间还隔着上帝——所以,中国人对大自然不求甚解;而大自然对西方人而言只是可以了解的对象,所以他们有自然科学研究,而中国人过去历史中自然科学一直不能形成……
从圆明园南门入园。这入口的小庭院的景色,我己经很熟悉了,只是现在到处都挂上了红灯笼。
进入园中左侧。这一片属于绮春园景区。这里小湖表面已结上了厚冰。最显目的是沿湖边残留不密也不厚的淡黄色的芦苇杆,它们在冬天湖面覆盖的结实的半透明冰层对比下,呈现出强烈的暖色;与湖边干干的土,还有对面长长山丘的干枯、无叶稀稀树林相陪,它们有一种单薄的美感……轻盈单薄,豆芽菜式的单薄,但成了园中的主角之一……尤其是它的杆子有一种成熟后麦秆式的新鲜清淡的黄色,爽目……相对而言,到冬天时南方的芦苇荡黄色杆叶片,似乎总有点暗黑、干巴……
简单明了的说,我觉得北京的冬天干芦苇,比南方的冬天的干芦苇的皮肤更淡,呈金黄色,好看,有些灵秀之气……
我还是整体的描述一下我进园后看的第一幅画面吧:面积不大的冰湖面上,周边是黄色的竖立羽毛一样的枯黄的芦苇,它们围着发白不平的有气泡固化在中间冰面,对面是干黄草皮坡面的不高的长山岗,山岗上有不规则稀疏的落叶树印在天空中,还有不多的不规则形状的黑色松柏,湖边还有稀朗分布着的十几米高的大柳树,高大而单薄地垂下黄色成片成束柳条……
哦,那些黄色柳条真是明艳动人极了——这一片在北方的冬天色泽中垂下来软条,春天的气息在它们纤细的金黄色的枝条中似乎是要爆炸了,你仿佛感受到它们如轻烟一样,在向四周的空气中散发出来了……
不是我过分敏感,只是这么多年,我没有在北方过冬的经历,所以北方的冬天,对我来说就是全新的体验和感觉……
现在太阳如白月亮一样,在迷糊的灰云中缓行。阳光不多不少,在园中撒下朦胧的日光和朦胧的诗意……
我无法不感叹,现在最美的是今年春节期间北京柳条上所呈现出的春色……这对岸的柳树上的柳条,稀疏半透明,它们在高大的柳干上垂下来,你不能说它们若有若无,但总使我产生这种错觉……
这些柳树,它们真是北京挂起的素色的预报春天即将到来的大自然的一个个大灯笼啊,远望时是半透明的大自然的大灯泡,立在湖边……而这路边成排的红灯笼却是世俗的,它们在散发着人间的暖色,它们是中国人民热爱生命最炽烈的包含人类美好愿望和祈求的花蕾,它们包含着人们对人间春天的希望啊……
从非洲大陆走到这里的人类一个分支,他们没有向世界其他的人类分支那样,去树起了世界上人造的神界传说,因而从神的重压下解脱出来;他们只是拜倒在大自然和生命本身之下,在过去几千年中,享受着人类最本征的生命喜悦和希望……
我现在感到自己是多么热爱这个人间,已经没有时间和心思去抱怨这个世界啊……
望着眼前的这一切,我的泪水今天再次突然不由自主的充满了眼眶……
(三)
前行。小湖之间几座拱石桥,黄色草坡的土坡,湖边满天空稀稀的无叶的黄色柳条……
过石桥到中间的陆岛,再立在小拱石桥上。冻河道与冻结的小湖面共同呈扳手形状……一圈平地周围的柳树……那里有一片更亮黄色的垂下的柳条,似乎有微绿色泽,从那纤细的黄色柳条中透出……
这里固化的带着白色斑点和气泡的冰面的小河道和湖面,带我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我是第一次见到与地面几乎持平并固成一体的冰面……
今天柳树总是吸引了我大部分的注意力……这些北方高大柳树的柳条并不是像少女额前的流海一样整齐,或是像广告中美女瀑布的长发飘飘,它们更多的是像开始秃顶的中年男子不多的梳成一缕一缕缕的不多的头发,那样的稀疏稀朗,可是正是这些空中一缕一片空灵的透出微绿的黄金色柳条,正散发着大自然的无限的魅力和活力,还有清淡的诗意,这是大自然中最本征的色调和色彩啊……这是平凡的世界中的撩人的春色啊……
或许只有你饱经苍桑后,才体会到你生命中这一刻宁静中的美和庆生感……
12:37,阳光淡漠地照在我记事的小本子上。
冰湖对岸那片金黄色高大柳树垂下来的柳条,让我想起了盛夏时残留些许的绿色的长长稻穗,只是自然界没有这么长的稻穗……这片十几米宽大几十米长的冰湖面对岸的柳树,如成排大自然半透明金黄色巨大纱灯笼……
不知有没有人描写过,这大地上不宽的人工河流变成固化的不规则的花岗岩岩面与干燥大地结合时所呈现出来的独特的美感……这片固化河流与小湖冰面,冰层并不纯粹,半白化半透明,其中的树叶和杂草如巨大的琥珀中装饰物,固化在冰层中,仿佛是人类制作的窗雕或者砖雕的另一种版本……这是北方的冬季,河水湖水与大地成为了一个整体,这是多么伟大而神奇的变化啊,这是与水流平时柔性的流过大地时多么不同的美啊……
我漫游在这倒品字型的大圆明园的下面口字中的绮春园,几乎无法走动……这里对长期住在北京或北方的人们来说,只是司空见惯的景象,对我第一次从南方到北方过冬的人,却是恍如走到了另一个世界啊……现在我如同在亚马逊原始森林中的土著,第一次走到现代文明的大都市,带着儿童般惊喜的目光……
一段四米宽的冰河道对面,有五六个馒头状的山丘相连,它上方十多米高的松树上半部松针,构成了一组大自然的天然凉棚,这凉棚布盖是老绿色泛黄,它们下方支柱树干印在天幕上,是半透明的……
这山坡上松树顶部凉棚起伏,与它们下方山坡形成波浪起伏同步,在天空背景中形成了空与实共构的大自然长廊……这时大自然的线条最流畅的、人类无法预知其形状的天然凉棚啊……
我再返回到被三面由冰湖面和河道围住的“庄严法界”所在一片呈罗马字母欧米伽形状的草坪平地上,它的周围几乎全被草黄色垂挂下来的柳条包围,让你觉得置身于巨大的半透明的金色的大自然的纱笼之中,这感觉真的很奇妙……
来到绮春园最大的湖面“荷花观赏区”。这片冰冻的湖面靠北侧约占有整个冰面五六之一面积,是成片的焦黄的十分显目的荷花残杆,它们被固化在冰面上,部分枯荷叶垂头点点不齐分布,粘立在冰面上……这是公园中最艳丽夺目的色彩,甚至人类在路边的高高悬挂红灯笼都不能与之相比,因为他们在阳光中成一大片,气势更大……这是南方的冬天湖水中成片残荷无法与之比艳的,通常南方荷花残梗残叶几乎都是焦黑黄色的,像黑色画笔涂染过的;而这里的残荷残梗,在冬日暖阳中,全是像紫铜管在冰面上打造出荷梗的立体感十足的塑身,光艳照人……它们现在甚至比活着的时候更美……这真是大出我的意料……
(四)
我开始前往福海。路边有一片数百平方米的平地草坪,它的周围有少草的土丘环绕。我不得不说这北方的枯干的浅黄白色草坪与干土土丘对比强烈,美感十足,它使我想起九十年代我第一次去美国时在住房中看到的毛绒绒的地毯……只是这片地毯面积大不少……
当充沛阳光落在这片空旷的林间干黄的草坪上,反显得十分强烈色彩效应,甚至有点艳丽,温心。当你走在这片十分松软又干燥的枯黄的草坪上,一种愉悦溢满了你的身心。
这一路起起落落一两层楼高山丘分割着空间,似乎绵延不尽,尽管他们长度事实上是有限的……
这公园中所有的落叶和杂草都被去除,大地上山丘上都显得格外的清爽——这大大地强化了圆明园冬天丘林森林的美感,这或许会出乎园林管理人员的意料,因为在国内公园吸烟引起火灾太平凡,只有除去所有的杂草丛和落叶才真正消去隐患,但是,这本质上是违反了自然的规律。这是大自然的环境所没有的爽……如同中国古代山水画山丘一样清爽……
怎样用文字捕捉到散发在冬日阳光中没有树叶的疏林中的诗意呢?这真是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的诗意啊,“妙处难与君说”啊……
到了福海这片人工大湖边。湖面的冰中间已化了一部分,形成冰面之间的水槽。
湖边己经化冰水面开始闪烁着阳光了,但湖面中间仍是结结实实的大冰面。我似乎只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最后一次见到过冰冻的塘面,也就是说我有三十多年没见过今年在北京见到的野外的冰面了——人生过得真快……也难怪我今天一直有儿童第一次见到海边沙滩般的兴奋与好奇……
这福海没结冰的季节,前几年我来过两次,当时感觉它就像我们小时候安徽田野中的一个大水塘。不过,今天它湖面上是大冰层覆盖着,多了一种新鲜感,但是还没有感到太震撼。唯有这路右边的山丘,如中国古代长卷山水画中的山峦在绵延起伏着,给你几乎无法言语的美感……山丘上不多的松柏,在山丘上天空背景中,如黑色墨迹涂上了厚厚的重色块斑,它与落叶的枯树干树枝一道,真是无限接近中国古代山水画卷的画面,令我惊叹,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山水画卷之中……尤其这些山丘上稀疏的树枝,与古画中神采飘逸气质一样优雅……
事实上,我从资料上得知,当年圆明园的建造中,真的先动用上百名画家绘制出每个景区的风景蓝图,再优化配置山水画面,最后才让园林工程队伍按照给出画面施工……
这圆明园的山水风景,是真正按照中国文人心中山水构建出的千变万化的画面啊……这里是中国传统文化山水啊,所以当我们受过传统的中国山水画文化熏陶的人,走到这里就像走进了梦幻的世界中一样啊……清朝雍正皇帝当年最爱一身中国文人士大夫打扮,让宫廷画家给自己在圆明园山水中画像……
相对而言,几次来圆明园,我几乎都没有见到外国游客。他们没有受到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污染或是浸淫过,是很难感受到这里山水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美感啊……如同他们很少有人会感受到中国书法的美和韵律……同样,我们这些不信教群众,走进宗教殿堂中,是很难理解和体会那些信教群众的宗教神圣的感觉……
如今的恢复了山水系的圆明园景观,是或许仍只是中国的山水文化熏陶过的人群的圣地……
吴砺
20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