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83|回复: 0

[散文] 西方纪录片中的耶稣和圣经(五)

[复制链接]

7167

主题

1750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4465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9-9-12 16: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方纪录片中的耶稣和圣经(五)


附录二:陈麟书“论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特征”摘录:

    以佛教来说, 在公元前六世纪, 就已由古印度奴隶社会的毗罗卫国王子释巡牟尼创立, 当时这种原始佛教还只是一种民族宗教。到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 才开始向印度境外亚洲其他各国传播。经过几个世纪之后, 佛教才真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这可以中国隋唐佛教的全盛时期作为标志。这不仅是因为佛教发源地印度佛教已开始衰退, 而且还因为印度传来的佛教通过隋唐传入朝鲜和日本,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时期的佛教理论在中国巳经发展到了更加完善的程度。中国当时已成为亚洲佛教传播的中心。

    基督教成为世界性宗教也是在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中兴时期, 才真正地确立起来的。基督教于公元前就产生于巴勒斯坦, 到三、四世纪逐渐流传于奴隶制的罗马帝国全境。这是其形成世界性宗教的开端。到十一世纪基督教才真正地成为世界宗教。这也正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

    这三大世界宗教与其他的国家宗教和民族宗教相比, 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即: 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有较高的信仰素质; 有较高的理论素质; 有较高的文明素质; 有较高的组织素质。这些基本特征彼此是互相制约的。

    所谓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是指,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这同它们符合强有力的统治者的需要, 并通过统治者运用各种强制性和半强制性的手段自上而下的倡导和推广是密切相关的。

    以源出于印度的佛教来说, 它之所以能越出印度的民族和国家的范围, 能在其他许多亚洲国家获得广泛的发展, 是同亚洲国家的强有力的统治者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来倡导和推广是分不开的。当佛教南传到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国家的时候, 由于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锡兰统治者意识到, 佛教对于巩固他们的统治是有利的, 于是进行自上而下的提倡,甚至宣布佛教为国教。当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以后, 隋唐统治者看到儒教和道教已不足以统治人民, 于是极力自上而下地提倡佛教, 例如唐太宗还极力鼓励大臣们出家当和尚, 并拨大量田地给寺庙, 还予以免税, 致使佛教在全国迅速地传播开来, 并占了统治地位。藏传佛教

即喇嘛教能够在我国西藏地区牢固地扎下根, 也主要是由于藏族农奴主的需要, 用强制的手段推行政教合一的制度。

    对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来说, 统治者们自上而下地推广这些宗教, 其强制性大大地超过了佛教, 它们是通过政治的和军事的暴力手段来进行的。伊斯兰教一开始就是采用政教合一的手段来巩固的, 并进一步运用《古兰经》和宝剑来扩张伊斯兰教, 只经过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 就成为横跨亚、非、欧的世界性宗教, 这是世界宗教史上所未曾有过的。基督教在历史上也同样是如此。罗马帝国的统治集团, 利用基督教来达到巩固其统治的目的, 使基督教成为官方的强有力的统治工具。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三九二年的法令, 把基督教宣传布为国教,并禁止异教。四三三年, 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颁布法令, 除重申拆除异教神庙外, 还规定对信奉异教者的判处法令, 对基督教会进一步授予各种政治、经济特权。这样, 所有的罗马帝国的臣民都必须信奉基督教。从此, 基督教迅速发展, 到了十一世纪全盛时期, 终于被确立为世界性的宗教, 而且成为最大的世界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和其他一切宗教一样,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是自然力和社会存在的颠倒了的虚幻反映, 这决不是依靠任何暴力所能建立得起来的。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性宗教, 除由强有力的统治者运用强制性的手段推广之外, 还取决于宗教素质的高低, 只有具有世界素质的宗教才能成为世界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由于其本身巳经具有世界宗教的素质, 加之又有强有力的统治者运用强制性手段来推广, 因此才逐步地由民族宗教和国家宗教发展成为世界宗教。那些宗教素质不高的即不具有世界宗教素质的宗教, 即使采用各种强制性的手段, 也无法能使之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世界宗教比起民族宗教和国家宗教来说, 具有较高的信仰素质。这主要是指以下两个方面, 即信仰宇宙的全人类之神和信仰虚幻的天国福音。信仰全人类的神, 这是世界性宗教区别于一切民族宗教的重要特征之一作为世界宗教的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所信仰和崇拜的神, 是宇宙之神,是统治和支配全人类的高最之神, 它打破了一切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界线, 有可能为任何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人所接受。这样的神也不会因某一民族的衰落而衰落, 从而人们对这种神的信仰也不会因此而随之衰落。这就是世界宗教的信仰素质高于其他宗教信仰素质的一个方面。

    驱使人们去追求虚幻的天国福音, 这是世界宗教比任何其他民族宗教具有较高的信仰素质的又一个要重方面。世界宗教在信仰方面的共同特点是, 它们都把世俗生活视为虚幻的和暂时的生活, 而把天国的生活视作永恒的生活, 不对一切世俗的现实生活作出任何实际的解决, 而是鼓励和诱使人们永远幻想未来的天国生活。它们使人们把一切希望寄托于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的彼岸世界: 人们一切的世俗生活, 都是为了死后的灵魂达到未来的幻想的天国。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就具有这种较高的信仰素质, 使人们永远沉浸在一个未来幻想世界之中, 而不去追求世俗的幸福生活, 使人们自愿地去忍受现实世界中的一切折磨, 以此牺牲来换取未来的天国福音。而世界性宗教的奥妙就在于永远不为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任何问题, 以便达到永远欺骗人的目的。

在中国, 道教本来就是中国的土生宗教, 其所以被外来的佛教所排挤, 其原因之一就在于道教力求通过炼丹的活动来解决现实问题, 即达到求仙和长生不死。但在现实生活中, 既没有人求到过“ 仙” , 也没有人能够长生不死。这不能不使人们感到失望。佛教的信仰素质高就高在不解决任何世俗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只解决彼岸世界的问题, 因而能促使人们不会失望地永远追求它。世界三大宗教有时也有一些巫术、迷信之类的活动, 但不是主要的。这就是三大世界宗教优越于其他民族宗教的一个重要因素。

    世界三大宗教同其他宗教相比, 具有较高的神学理论素质, 对宗教的一些基本间题, 能够作出素质较高的理论上的系统论述, 关于宗教的一些基本命题如人与神、灵魂和肉体、天堂与地狱、生与死、善与恶等, 正是人们在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压迫面前所迫切需要得到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作为世界宗教的经典和教义, 为了回答这些基本命题, 建立了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神学观、生死观和伦理观。在神学观上, 要求人们绝对服从世界的最高主宰者—神; 在生死观上, 要求人们去追求死后的天国幸福; 在伦理观上, 要求人们去接受神的慈爱和恩赐, 等等。这些规范化的宗教理论, 是通过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 来表达的, 佛教有佛经, 基督教有《圣经》, 伊斯兰教有《古兰经》。这是规范化了的神学理论, 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来统一信仰者们的思想。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神学思想有可能被任何民族所接受。这对于稳定它们的宗教体系, 巩固其宗教结构和发展宗教组织, 都是极其重要的。

    印度教虽有较著名的《吠陀》和《奥义书》等经典, 但其内容庞杂, 而且在理论上互相矛盾。加之印度教所强调的种姓制度, 使印度教的神学理论打上了深刻的民族烙印, 不具有为各民族都能接受的普遍的神学理论形式。所以它难以发展成为世界宗教, 只能局限于印度民族本身范围之内。犹太教也同样如此。它在神学理论上, 只遵循《旧约圣经》, 并没有象基督教那样具有《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的更加完备的经典体系。加之犹太教把自己的民族看成是上帝最宠爱的第一子民, 这就为犹太教的神学理论打上了狭隘民族主义的烙印, 因此难以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同其他宗教相比, 在宗教礼仪上具有较高的文明素质。这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意: 一是指具有简便易行的礼仪形式, 二是指宗教礼仪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是世界性宗教必备的一个重要条件。世界三大宗教的礼仪同民族宗教相比, 实行了一种较为简便易行的规范化的宗教礼仪。特别是基督教更是如此, 信徒们可以通过最简单的礼仪如祈祷, 就可以祈求上帝的祝福和宽恕。这是一种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谁都可以做到的最通常的宗教礼仪, 既无需贡物, 也不需要举行什么仪式。其生死婚葬的礼仪也是简单易行的。所以, 基督教的礼仪形式最易于为人们所接受世界三大宗教礼仪的文明素质还表现在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宗教礼仪, 对于强化宗教的感染力是十分重要的, 对人们是很有吸引力的。基督教徒在具有艺术性的宏伟教堂里做礼拜时, 有唱诗班伴着音乐唱圣歌, 有神职人员播道和讲解索尚神学的伦理, 使教徒们完全置于一个神圣的境地之中。伊斯兰教也不例外。这就使信仰者不仅能激发宗教感情, 而且也成为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享受。特别是基督教的《圣经》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 以文学的形式来阐明宗教神学的哲理, 使教义生动活泼, 具有文学的感染力。佛教的哲理虽较为深奥, 不易为一般人所理解, 但也有一部分文化水准较高的人却能欣赏佛教的深奥哲理。特别是由于佛教寺院具有较高水平的佛象雕塑艺术, 这既能增加寺庙神圣灵光的庄严性, 又体现了佛教艺术对人们的精神感染力。佛教把深奥的哲理性同佛教艺术结合在一起, 使得佛教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因此也能为一般群众所接受。这种较高的文化素质, 是其他一切宗教所不及的, 甚至是没有的。

   中国的道教尽管在塑像艺术、道教音乐方面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 但由于信仰素质不高, 而不能发挥其文化素质的应有的宗教作用。日本神道教的神社虽然也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但由于其信仰素质和理论素质都不及三大宗教, 因此也不能成为世界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同其他宗教相比,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 它们具有较高的组织素质,即: 具有庞大的宗教专业人员, 宗教机构和庙宇、教堂、修道院、宗教学院等, 还有一套严密的教阶制度。这对于巩固和发展宗教势力起到了保证作用。用总之,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能够成为世界三大宗教, 决非偶然的, 并非纯粹“人为” 的, 而是由其宗教本身的内在原因及其较高的宗教素质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 这是整个宗教发展的历史所证明了的。其中以宗教的信仰素质和理论素质尤为重要, 这是其他宗教素质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附录三:李少惠:“佛教与基督教人生哲学之比较”摘录

基督教神学理论认为, 人是神按自己的形象造出来的, 但又与神不一样. 人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具有神性, 有趋于真善美的无限可能性;另一方面保持着人性, 有着无穷的从自我出发的欲念。这两方面在人的内心不断斗争, 使人在不断的自我斗争中向前发展. 基督教在这里并未否定人的现实存在, 人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 同时又要力求摆脱现实社会的“ 有限”去寻找理想中升入天堂的“ 无限” , 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即它主张在肯定现世的基础上努力超越现世、超越有限的人生。当它把人性与神性的奥秘摆在人面前时, 就已做出了理论归结: 这一奥秘就在于不断超越自我走向上帝。

由此可见, 佛教与基督教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认为人是空无, 就此否定人的现实存在, 否弃现实社会; 后者则保留了人性的方面, 即肯定人的现实存在这一本质, 但并不主张发展人的自然本性, 而是通过对人的内心世界及其矛盾的解剖, 最终超脱自我走向终极的上帝。

在人的本性问题上, 两教各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而言, 佛教认为人的本性是清净的、善良的, 只是由于种种物欲作祟, 致使人的本性遭受蒙蔽走向堕落。只要人信仰神佛, 加强宗教道德修养, 便能去掉蒙蔽, 恢复自身固有的佛性, 从而在极乐世界得到永生。因此说人人都有成佛的根据和可能, 禅宗甚至认为佛性即是人性,佛从自身求, 不须向外觅, 只要直指本心, 便能顿悟成佛.

如果说佛教对人性的认识是趋向善的话, 那么基督教则更倾向于恶。它所谓“ 原罪”的教义即是说, 罪恶的根源在人自身之中, 人由于摆脱不了自我中心, 因而有罪。其“ 罪( is n) 不是法律、社会意义上的违法犯罪, 而是指人由于以自我为中心或耽溺于物欲当中不能自拔在精神上陷于无限痛苦的一种内心状态。这就是所谓与生俱来的“原罪” 。它是邪恶的根源, 正是这种罪, 造成了世间深重的苦难。人类必须为此承受苦难和痛苦,由此可见, 在人性问题上, 善与恶可以说是佛教和基督教的基本分界点。

佛教认定人生是苦, 苦就是人的命运, 就是人的价值, 现实世界是一种轮回, 即生死和死生的流转, 这种流转的本质就是苦。因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都是一种痛苦。所谓苦, 不是专指感情上或肉体上的痛苦, 而是泛指精神上的烦忧。佛教从变化、流动中看世界, 宣杨人生无常, 强调人及其所处的环境都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人根本无法把握自己、主宰自己, 人在世上有苦无乐, 只有彻底否定现世, 才能跳出这轮回之苦。佛教把苦分为八类, 即主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生老病死作为人的生理规律不可变更, 却也由此揭示了人生的全部过程就是连续产生无尽痛苦的过程; 人的情感喜好和欲望也必然给人带来种种痛苦。人的主观欲望总是与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形成冲突, 由此造成矛盾痛苦的人生。佛教还把人生之苦扩大化, 宣场人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皆苦, 人世间犹如无边苦海, 芸芸众生沉沦在茫茫苦海之中, 受尽苦难与折磨。

同样, 人生是苦的命题也是基督教理论的基本内容, 基督教承认并正视人间苦难的事实。从古老的《圣经》到当代的神学, 一直把苦难列为严肃探讨的重大主题。世间的苦难多由人类自身的罪与邪恶造成, 苦难源于人类, 苦难始终伴随着人类。正因此才有了基督耶稣甘负十字架牺牲自己来为人类承担苦难的悲壮“圣”迹。

如果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就会发现, 苦难亦是铸造高尚灵魂的场所。我们无法设想, 世上没有苦痛, 竟会有同情和慈悲; 没有苦难, 竟会有坚毅和智慧; 没有危险, 竟会有谨慎和勇敢; 没有不义, 竟会有正义和仁受。我们说, 正是对苦难或恶的真正透彻的洞察, 才使人悟出人生的价值所在。正是从这个层面上说人生是苦的命题不仅是佛教对人生价值的总判断, 也是基督教人生观的理论基石。

佛教认为人生有苦无乐, 人间世界是苦海, 主张断灭因缘, 超脱轮回, 成就为佛, 以涅桨为人生最高理想境界。所谓“ 涅桨”。就是要消除生死因果, 灭除一切烦恼, 达到常、乐、我、净、无欲无念的境界, 从而获得最高的和永恒的幸福, 佛教涅桨学说的全部含义就在于它指出了从苦中获得拯救和从流转的生死轮回中获得解脱的道路。

基督教通过对人的本质兼具人性与神性的剖折, 揭示了人的内在矛盾并以此向人们指出一个最高的精神境界—超越人性、彻底复归神性、通向上帝的路径, 从而达到至善的理想境界。这种至善境界其实是隶属于宗教信仰的一种道德境界。从这层意义上讲, 基督教是最能使人们自觉意识到道德价值的伦理宗教。它极其推崇良善、公正、同情和友爱, 其神学三德: 信、望、爱在根本点上与世俗社会的伦理道德贴得更近一些。

“信” 即信仰, 它意味着接受和献身。当宗教徒们怀着虔诚热烈的信仰, 信仰神圣(或神灵) 存在并呈现于世俗社会中时, 就会把一种新的内涵赋予世界, 从而深刻地影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望” 也是一种强大的道德动力。只有对未来满怀希望, 认为世界的存在是美好的人, 才能够趋向道德上的善, 向着至善发展。而“ 爱”更是为了协调人内心的道德意识。基督教规定人的道德行为的唯一原则就是爱人知已。这种至高的爱指明了道德努力的目标, 由信、望、爱三德所构成的现实人生与自然存在物的联合体, 就达到了至善境界。

这里可以看出, 基督教宣扬的这套理论带有强烈的道德色彩, 显然与佛教无欲无念、不悲不喜的涅梁境界有着本质差异。它把伦理道德隶属于宗教信仰之下, 以宗教信仰来赋予道德一种权威。因此它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宗教说教, 但它所要解决的却是现实人生问题。故说这种伦理道德是从宗教信仰逐渐走向现实, 走向世俗生活。

佛教对于达到人生理想境界的途径和方法论述很多, 各派的说法也不尽一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张是大乘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戒”是指佛教为其信徒制定的戒律戒规, 主要有五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 定” 指禅定, 通过禅定, 收心敛性, 使心处于专注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这是为获得佛教智慧的

修习功夫。“ 慧” , 指能使修持者断除烦恼, 达到解脱的佛教智慧。人们只有通过戒、定、慧三个阶段的修行, 才能克服自己的贪欲和追求, 跳出苦海, 超脱轮回, 从而进入涅桨境界在这个问题上, 基督教与佛教也有一致之处, 佛教有戒、定、慧三学, 基督教有摩西十诫; 佛教宣扬慈悲为怀, 基督教提倡爱的精神, 它认为通向天国的道路重要的在于有一颗爱心。这爱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爱, 而是具有无尚价值的绝对之爱, 是上帝之爱, 它首先通过上帝体现出来。耶稣教导人们要“彼此相爱”, 甚至爱仇敌, 主张“ 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左脸, 连右脸也转过来让他打。” 上帝为了爱, 亲自降身到人世间来体验苦难, 为了爱世人而遭受着被钉十字架的屈辱, 忍受着极度的痛苦和折磨, 最终以自己的死亡为世人赎罪,把世人从苦难的现实中拯救出来, 重享回到天国的快乐, 由此可见, 为了达到理想境界, 佛教和基督教的理伦趋于一致了。一方面, 两教都制定道德戒律以约束信徒们的行为, 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方面, 则都通过宣讲道德与仁爱使人达到至高的精神境界。佛教以慈悲为怀, 主张普渡众生, 超度他人。基督教宣扬上帝之爱, 使人得以超脱自我, 都是为了佛性或神性的复归, 出于使人们的灵魂得到拯救的目的。

以上所论只是以佛教和基督教几千年历史发展长河中占主流地位的思想为依据, 撷取了人生观这一典型的横截面加以分析比较, 探寻双方内在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以促进东西方思想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吴砺

2019.9.10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