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18|回复: 0

[散文] 《红楼梦》里的桐城民俗

[复制链接]

176

主题

1840

回帖

4418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418
鲜花(15) 鸡蛋(0)
发表于 2020-2-5 21: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楼梦》里的桐城民俗
出门三五里,各处各乡风。在农耕社会慢节奏的生活里,人们世代遵循着民风民俗,约定俗成,没有人改变,也不会忘记。《红楼梦》是最贴近生活、记录历史的经典作品,内容包罗万象,民俗很多,粗略地剔拣出与桐城民俗相一致的,随意谈谈。
日子望前过,时令月节是少不了的。现在年轻人追求“仪式感”,贾府人为了把枯燥的日子过得生动起来,常常冒出仪式感。他们会以新鲜名义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作诗填词吟赋,起诗社、花朝节、芒种节。
端阳(五月)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蒲”、“艾”、“虎符”具备驱邪避邪的功能,祈求大人小孩身体健康、旺相。记忆里没见过虎符,见过“老虎头鞋”。过节早上,大人给小孩手腕和脚颈处系上红头绳(红毛线),古谨的人家用红丝线,也有粗糙点的人家只系手腕甚或只用一个,但总会有的,那时难哪,舍不得浪费。传言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除了看得见的,还有看不见的“鬼”存在,鬼也分等级,有的坏鬼专门促害小孩,小孩火焰矮。鬼是形形色色无处不在、法力无边无所不能,但鬼有一个软肋——怕红,红色的东西“吃(震慑)得住”鬼,于是人们就用红色作小孩的护身符。
中秋八月节是团圆的好日子,贾府人多,自然热闹丰盛;十月初一,传说“孟姜女送寒衣”,柳湘莲和贾宝玉商量着去祭秦钟的事:“眼前十月初一,我已经打点下上坟的花消。”十一月初一消寒会。
到了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与凤姐治办年事。”“年”是中国人最兴奋最隆重的事,“贾珍那边,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腊月二十九日,“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腊月三十日,正式祭祖,家族人员参与传“菜饭汤点酒茶”,最后由贾母、邢夫人捧放在供桌上。这个仪式我有印象,平常人家没有这些,只有“三牲”(鸡、鱼、肉)、米饭和烟、酒、茶,表孝心和敬意。三碗米饭好摆,三牲按“龙(猪肉)头凤(鸡)尾”、鱼在中间的格式放置,采用阳数“三”,三杯茶,三根烟,三杯酒,三根筷子,因为鬼不同于人,吃饭只用一根筷子。贾府在宗祠里进行的,我们在室外或坟地,所以烧纸要用火钳划个留“门”的箍(读枯)溜子,不然会被野鬼抢去了。至于“门神”、“挂牌”、“桃符”,我没见过,或许是平凡人家办不起,也或许这些工艺市场不景气,失传了吧,可惜了祖先发明的手艺。
正月初一开始挨家“吃年酒”、走亲访友,我们走的就是这套路。但正月十五贾母在家摆家宴,带领“各子侄孙男孙媳”共度元宵。这天,贾府里灯火辉煌,所有平时不大用或舍不得用的东西都摆出来,人间稀有的“璎珞”就是其一。童年过年,大家都会将家里仅存的一点长脸的好东西拿出来亮相,外人来好看些,人们过日子就像是为了给别人看。过年晚上父亲拿出紧密收藏的一副大红花枕巾,铺在枕头上,睡觉时又揭下来,依旧用旧的,这样坚持到完年,吐个水再收起来,来年继续。刚开始我尝新的愿望十分强烈,多次无果,也就没有了想头,不记得后来哪个哥哥结婚用上了。
贾府过年请人唱戏,我们只有蹭戏,一听有唱戏和玩把戏的,跑之脚底板打背心。他们动不动就唱戏,好像只有唱戏才是对激动喜悦心情的最好表达,生日唱戏,有喜事唱戏,贾政升了郎中,舅老爷家里送戏。
上前人对“舅舅”特别重视,贾宝玉在贾赦生日可以不去磕头行礼;薛姨妈生日也是爱去不去;但舅舅生日一定去,并且带着礼物和小厮们浩浩荡荡的人马过去。薛蟠挨了柳湘莲的打后,执意要外出闯江湖。“至十三日,薛蟠先去辞了他舅舅,然后过来辞了贾宅诸人。”还是“舅舅”在前,怪不得老是听到“嘎婆嘎老表狠(有优势)些”,原来是渊源流长。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巧姐“出花儿”,“要预备桑虫猪尾”,我只听过要吃猪尾子,没有“桑虫”,大概不养蚕,也就省略了。大家随贾母带刘姥姥进大观园游玩,巧姐回家后发热,刘姥姥叫查祟书子,平儿拿出《玉匣记》着彩明来念:“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用五色纸钱四十张,向东南方四十步送之,大吉。”送祟后,果见大姐儿安稳睡了。作者是博览群书之人,当然不信这些。后来王太医嘱:“只是要清清净净的饿两顿就好了。”
世事不懂的太多。我们屋基里有人家有祟书子,也会查嘿(吓),有种驱嘿的法子是查出嘿源,再在表纸上画符,烧成灰兑水,让嘿者喝下去。马道婆的奇术:在“小纸人”上写上年庚八字,并五个青面白发的鬼都掖在他们各人的床上,就能让凤姐和宝玉人不人鬼不鬼地死去活来。出生于民国的父亲说过这事,还是真的,我们没有再听到这事,可能“道婆”改邪归正了。稍微善良点的,疯传大观园里有妖魔鬼怪,贾蓉请毛半仙起卦、贾赦请道士驱邪逐妖。这些“陋”一点,高级的是贾雨村在“急流津”庙里遇到了甄士隐道士。雨村走后,庙着火了,他派人回去看看,那衙役带回的:“小的想着那道士必定烧死了。那烧的墙屋往后塌去,道士的影儿都没有,只有一个蒲团、一个瓢儿还是好好的。小的各处找寻他的尸首,连骨头都没有一点儿。小的恐老爷不信,想要拿这蒲团瓢儿回来做个证见,小的这么一拿,岂知都成了灰了。”这种事耳闻过,一般情况下自然道理解释不通。要么,道术高深,我等凡人不该妄语。
人固有一死。秦可卿病重时,尤氏问凤姐:“你冷眼瞧媳妇是怎么样?”凤姐道:“这实在没法儿了。你也该将一应的后事用的东西给他料理料理,冲一冲也好。”冲一冲,桐城人常拿这样勇气和习俗祈求改变不顺的时运和局面。人生重病时,家里人准备后事的东西,期待可以好转;有人家死了人,在“七里(四十九天内)”办喜事(结婚)。谓之“冲喜”,指望冲走丧事的霉运。别说,还真有人家转运。
人死后的繁琐习俗:停灵、开丧、报丧、探丧、摔丧、驾灵、守灵、伴灵、发引等环节,都在我们的丧葬文化里。
受土生土长的道教影响,老年人喜欢讲鬼故事。“人死如灯灭”,是指断气的一刹那,相信还有“阴灵”。贾母忙着办宝玉的亲事,后来凤姐说了黛玉的事,贾母要过去看,王夫人阻止,贾母叫王夫人:“你替我告诉他的阴灵:‘并不是我忍心不来送你,只为有个亲疏。……’”宝玉祭晴雯时,小丫头说:“不好,有鬼。晴雯真来显魂了。”写得活灵活现的是秦钟死前悠气时,与提索来捉他的许多鬼判的对话,其中“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天下官管天下事”,桐城俗语里可见。
崇文重礼是桐城的一大特色。贾府向薛姨妈将宝玉和宝钗的亲事通气之后,宝钗就不再来贾府了,直到接亲那天。这是上前人的规矩。所以凤姐打趣黛玉:“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以前女孩相亲时吃了人家的东西,就意味着同意了这门亲事。男女定亲后,要“过礼”,宝钗过礼的东西有:金项圈、金珠首饰共八十件,妆蟒四十匹,各色绸缎一百二十匹,四季的衣服共一百二十件。成亲后有“回门”这一程序。
从前最讨厌的习俗有两个:一个是人死后,灵柩不直接埋葬掉,而是在土面上庴着。贾府的在家庙存放,我们的是放到荒郊野外,搞不好走路就遇到庴基,大人怕小孩糊涂乱闯惹麻烦或受惊吓,把庴基说得鬼怪离奇,让人畏而远之;另一个是吃饭分批次,贾母先吃过饭后,叫琥珀鸳鸯也陪尤氏吃,贾母指着银蝶道:“这孩子也好,也来同你主子一块来吃,等你们离了我,再立规矩去。”小时候家里来人了,一定要等客人吃过了,家里人才能吃饭(陪客的除外),把人饿得头昏眼花。那时或许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也或许饭菜准备有限,反正深受此俗迫害。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