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之情 人,是有感情的,有所食,有所思。在富贵之家养尊处优地生活又勤勉向上的人,情感要比一般人充沛饱满得多;自幼体弱多病,增强了感性思维。这些养成了与生俱来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爱护,以及每一根神经末梢都灵敏、机警着。 这就是《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作者(贾宝玉)是隐藏高手,认识一个人,得走进他的心灵,要从与他有瓜葛的事说起。端午节这天晴雯换衣服,失手跌了扇子,股子断了,宝玉当时心情不好,责备了她,一贯犀利的晴雯怼了宝玉吵起来,连带袭人都嘲讽了,越吵越凶,刹不住。宝玉气急了,要回太太赶晴雯,袭人带头跪下求宝玉息了事。晚上宝玉在外吃酒回来,主动拉近晴雯,好言劝她反思扇子的事,晴雯装佯翻篇。后来说到鸳鸯送了果子,宝玉叫晴雯拿果子来吃,晴雯说上气话:“我慌张的很,连扇子还跌折了,那里还配打发吃果子。倘或再打破了盘子,还更了不得呢。”宝玉说:“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晴雯说:“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宝玉递给她扇子,她真撕了。宝玉说:“响的好,再撕响些!”麝月走过来说:“少作些孽罢。”宝玉抢过她手里的扇子,递与晴雯,晴雯也撕了。晴雯和宝玉都笑了。宝玉如释重负地说:“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这起事件起于扇子终于扇子。宝玉出门后,对扇子的事有反省,觉得自己太情绪化了,有点过。晚上回来后,察觉到只有“扇子”,才能让强硬的晴雯解气,不同于“千金买笑”。宝玉内心柔软,不忍伤着晴雯,两把扇子换来和好如初,值!在他眼里“以人为本,人情至上”。如“病补雀金裘”,晴雯死后,宝玉叫袭人收好那件衣,再也不穿了。感念珍惜。 元宵之夕,袭人因孝守礼不便参与大家庭的晚宴。宝玉离席到怡红院中,“无人声”,麝月说:“他们都睡了不成?咱们悄悄的进去唬他们一跳。”待轻轻走近一看,袭人和鸳鸯面对面歪在地炕上谈心。宝玉悄悄对麝月说:“谁知他来了。我这一进去,他又赌气走了。不如咱们回去罢,让他两个清清静静的说一回。袭人正一个闷着,他幸而来的好。”袭人因母丧悲痛,鸳鸯也是娘逝,她俩同命相怜,互相倾诉,以解郁闷。宝玉精细到体贴她们的内心感受,呵护着心理健康。 回席的路上,遇到送给袭人、鸳鸯食物的媳妇,宝玉特意看了一下是席上所有的上等果品菜馔,点了一点头走开,边走边和麝月她们谈这两个女人“倒和气,会说话”,麝月说:“这好的也很好,那不知礼的也太不知礼。”宝玉道:“你们是明白人,耽待他们是粗苯可怜的人就完了。” 宝玉不仅为贾府最底层的劳动者说话,也留意她们的语言,发现她们的小可爱,有情趣。宝钗刚搬出蘅芜苑,宝玉找黛玉找到那里,他惊讶地问老婆子,老婆子说:“宝姑娘出去了。这里交我们看着,还没有搬清楚。我们帮着送了些东西去,这也就完了。你老人家请出去罢,让我们扫扫灰尘也好,从此你老人家省跑这一处的腿子了。”这个老婆子没有把宝玉当成主子,还说起了俏皮话。 大观园闹鬼捉鬼之后,冷清阴沉。宝钗生日那天,宝玉想起了黛玉,要去潇湘馆,袭人拉住,他仗着酒气说:“我不怕那些。”看园门的婆子们说:“如今这园子安静的了。自从那日道士拿了妖去,我们摘花儿、打果子一个人常走的。二爷要去,咱们都跟着,有这些人怕什么。”为了给宝玉壮胆,婆子一下子有了激情和担当,做起了宝玉的保镖。恐怕宝玉肚子里笑就了经,心里对她们很感谢。 一个几百口人生活的大家庭,每一种关系都不好处,做到面面俱到更是难上加难。小红被凤姐“挖”走后,宝玉少了一个丫头,与晴雯脱了影儿的柳家五儿想进来,她娘暗托芳官急着促成,宝玉也有此意。宝玉生日这天,他又想到五儿。众人面前,宝玉说:“我出去走走,四儿舀水去,小燕一个跟我来罢。”说着,走至外边,因见无人,便问五儿之事。小燕道:“我才告诉了柳嫂子,他倒喜欢的很。只是五儿那夜受了委屈烦恼,回家去又气病了,那里来得。只等好了罢。”宝玉听了,不免后悔长叹,因又问:“这事袭人知道不知道?”小燕道:“我没告诉,不知芳官可说了不曾。”宝玉道:“我却没告诉过他,也罢,等我告诉他就是了。”说毕,复走进来,故意洗手。身为富家公子,要一个中意的丫头,先了解人家的想法,再思量着告知袭人,情理做足。这些偷偷的举动,他都考虑周全,“演”得周密。 看起来宝玉多情,其实是对身边每一个生命的关怀。宝玉生日,袭人领着宝玉房中的大、小丫头出钱给宝玉过生日,一听到小丫头也出三钱银子,宝玉埋怨道:“他们是那里的钱,不该叫他们出才是。”贾宝玉的善无处不在,他忖度着别人的处境,为之着想。对素昧平生的刘姥姥也是满满善念,贾母带他们到妙玉处喝茶,妙玉决定不要刘姥姥喝过的“成窑茶杯”了,宝玉陪着笑脸讨来叫人送给刘姥姥,卖钱度日。 因为善,他也叹惋着鲜活的生命,哪怕是别人不愿挂齿的——尤氏二姐妹。她俩从小丧父,母亲带着她们改嫁,继父又丧,继父的女婿贾珍有钱有势,让母女三人生活有了着落,两姐妹也成了贾珍父子的“玩物”。等她们年岁渐长明白过来后,想过冠冕堂皇的生活,愿做姨太太的尤二姐被凤姐逼死;尤三姐一心一意追求如意郎君,因为“历史”,碾碎了她的梦想,绝然自刎殉情。这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妇女的人生,作者除了同情痛惜,还有满腔的怨愤。当人们不去尊重生命、追求生命中更多更美好的内容时,预示着这种社会(制度)的崩溃和毁灭。看似作者在写尤氏二姐妹“尤物”,实是告诫人们对这称呼的深思。也是哀宁府之不振。 宝玉关心周围人,更难放下国家大事,一腔热血,直面生死。宝玉与袭人高谈阔论:“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拚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为君为国,在生死抉择时,宝玉发的是千古之幽情,放阔眼量。贾母八十大寿后,贾琏手头紧张,开口向凤姐借钱,产生了争辩,凤姐有句“没家亲引不出外鬼”,作者谨记:爱家要先爱国。更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 八十七回里写到了黛玉思乡,南边景致怡人。“不少下人伏侍,诸事可以任意,言语亦可不避。香车画舫,红杏青帘,惟我独尊。今日寄人篱下,纵有许多照应,自己无处不要留心。不知前生作了什么罪孽,今生这样孤凄。真是李后主说的‘此间日中只以眼泪洗面’矣!”作者联想到李煜——故国不堪回首。仰人鼻息地活着,多么别扭,多么煎熬! 贾宝玉将胸中的爱恨情仇,浓缩成“情”,再由文字款款输出,虽细碎,读起来不乏味。从小受大家庭影响,他坚持着真、善、美,真心真情待人,企盼暖心回馈,不过是“理想”罢了。在朝廷官场的漩涡里,初心无处安放,断然退步抽身,解脱解救了身心,著经典流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