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5|回复: 0

[散文]

[复制链接]

165

主题

1647

回帖

3945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945
鲜花(15) 鸡蛋(0)
发表于 2024-6-16 21: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生病了找医生看病,说症状,医生把脉后辨证论治对症下药,恢复健康。人类的社会病了,也需要治,怎么治?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书,犹药也。
此书者,《红楼梦》也。
第一回第一段即定调,主题鲜明——“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
语意隐晦,曲径通幽。此处将著书的原因和目的说得一清二楚,换句话,作者把社会的病看得清清楚楚,把治疗的方子讲得明明白白。
聚焦“当日所有之女子”,围着家庭转的家庭妇女,她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将家事操持得井然有序。作者借此激励堂堂男儿好好治国理是,要砥砺奋进,不能贪图享乐。
切入主题前,先写了文人甄士隐的落魄和穷书生贾雨村的寒窗苦读,以最底层的视角展现社会真相,从他们身上看到当时的教育令人堪忧。教育不景气,反映着社会弊病重重,思想滑坡,意识形态松垮;教育松懈,人才断代,关乎国家未来。
随即转动笔锋,停驻于侯门豪宅,“饫甘餍肥,锦衣纨袴”,他们在干什么?花天酒地,生活奢靡。这样做是小事,带坏了社会风气是大事,是破败之象。孤儿贾瑞也跟告乌子学讨,他是私塾老师的孙子,狂狂要代课,竟然与富家子弟薛蟠之流沾惹上了,老师做不正,学生可想而知了,都鸦雀剪尾子搭八哥里混。这一混,不是一时,影响到几代人,祸及社稷。
贾赦更是驼子仰地宕,仗着祖上的荫德享有现成的俸禄,官在,班不上照拿钱。耍之无作计,买之黑死的小老婆和(huò)在家喝酒,还叫烧锅的找贾母要鸳鸯,被他老娘骂了一顿,气得贾母连带贾琏与鲍二烧锅的事翻出来一起算账,贾赦自此躲着老娘。
当官的不尽职尽责地做官,海地混,百姓的日子怎么过?
贾赦有钱有酒有小老婆,邢夫人两个俺睛就只看之钱,她不想得罪和改变贾赦,就现实些捞点现的。问题是贾赦无人管,她的劳钱术也无人制约,两人各玩各的,左邻右舍就遭殃了,鸡犬不宁。她戳(chuǒ)之人找王夫人挑事,把凤姐当仇人待,敲诈贾琏等。邢夫人利益至上,不顾亲人、不护孙女,昏天黑地地过日子。
强势的人依赖“身分”强取豪夺,弱势的怎么生存?赵姨娘为了私欲,冒险走自己的路:求马道婆害死凤姐和宝玉,她与贾环就能坐拥家产;找探春多争二十两银子,要到一个赚一个;被凤姐克扣工资,向王夫人吐苦水,得不到解决,反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屡屡失败,不得不使出最下等手段——闹事,与戏子争高低制造混乱扩大事态,求效应。
生存空间和生活资源都被强势群体野蛮占据和把控,弱势的不得喘息,无安宁。现实没有得到有效地管制和调控,作者揪心。所以宝玉一再要求他的丫头照顾和宽容身边的婆子:有的是哈(hǎ)到地,有的是“糊涂”。
强势的恣意妄为,做官的搞么四气了?
贾雨村的风雨为官路看出,他装聋作哑地做事,冯渊案子黑断。为什么?社会上四大家族集团强大又紧密勾连,大知府只有靠边站的份,憨都憨不动。
贪婪是他的一种选择。滔滔洪流中被裹挟着,他做不了中流砥柱。贾政江西粮道的经历,有详解。贾政手下的人都想着做官能发财,投资铺路谋得贾政身边的名额。为了捞回本钱和赚取利润,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先调唆贾政给地方官送礼,出口就是三千。贾政不干,他们就嘿贾政,不送礼到时拜被地方官告状,那就一头没一头了。贾政死哑,说官是皇帝放的,跟地方官卯相干?他们说:山高皇帝远,地方上事都是地方官说了算!皇帝哪晓得许多。他们晓得贾政是孝子,说要是做官有么情况,老太太怎么办?贾政固守本心。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想方设法地调唆贾政欺诈老百姓,压榨粮农。贾政又不干,他们就恶意怠工,死目洋温的,叫做事叫不动。在贾政那里达不到预期,全跑了,贾政成了孤家寡人。
做清官的难度可想而知,前有恶狼后有追虎。
百姓要生活,国家要运行,秩序要管理。
皇帝、官吏、百姓,组成社会。官吏是重要一环,承上启下,承接皇帝的旨意,调理社会的经济、政治秩序有效循环,开启万姓生活。若官吏平庸,不懂旨意,甚至拎错了扭子,等同开错方用错药,必致怨声载道;若是贪官恶吏,只顾自己名利,对上欺蒙钻营,对下欺压勒索,则民不聊生。为官做吏,是职业,不是做生意;是管理和治理,不是风光。
清乾隆初期社会实况,《红楼梦》中表述详尽。群魔乱舞,根子在官吏,根治要靠乾隆,他才是下得了“猛药”的人。
结尾处“如今的万岁爷是最圣明最仁慈的,独听了一个‘贪’字,或因糟塌了百姓,或因恃势欺良,是极生气的,所以旨意便叫拿问。若是问出来了,只怕搁不住。若是没有的事,那参的人也不便”。作者心声,寄望乾隆帝。
私塾里,真正用心读书的不多,有的仗着好家底子,有四体不勤的跟在纨绔子弟后哄点钱赚着花,饿不死,还能比常人光鲜,金荣之流。有胎投得好,不需要苦读的,如贾环“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官位世袭,无须用功,垂手可得。
如此,一代代地守株待兔等着享福,混日子,然后,“待”来了坚船利炮,生灵涂炭。
享福的背面是待毙。
直指时弊,作者不是带情绪的牢骚专业户,他开诚布公地直谏,痛下针砭,行而有术。人口众多,坐吃山空,放手让他们自食其力;探春代理家事时,发现种种弊端采取针对性改革措施,一手抓发展,一手要节俭;秦氏临终遗言,教育必须兴起来,不可荒废,人才需要储备。
作者既愁又忧的事一桩桩。百业荒废,稍微有点资源优势的不能老实做人做事,都学会了暗子里作耗。芳官的干娘虐待芳官,宝玉焦着日后么搞?晴雯说“都撵了出去,不要这些中看不中吃的”。(58回)清府的银子养了不少“拿钱照做事不照的老爷”,废物一堆,如此人事,只会挠乱社会。
听说贾政要回家,宝玉急着要做作业,王夫人看宝玉着急的样子又生气又心疼,“临阵磨枪,也不中用。有这会子着急……”(70回)这里暗示乾隆该抓紧搞好军队建设,“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是国之大患。国家安危的弦不可松弛,守卫靠国防。心焦的作者借贾母之口:“……如今借此正好收敛,守住这个门头,不然叫人笑话你……”(107回)核心是:从上到下都该收心顺势而上踏实治理了!“这个门头”不只贾府,直指国门。
只要有志气有信心有毅力,人和社会都可以塑造,主观因素不容忽视。药再好,医术再精,是外因,增强自身抵抗力是主要,树立健康向上的意志和信念,坚守正道抵御邪气。社会发展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力量。
《红楼梦》详叙居家女子勤俭持家、精诚治家,作者把理家精神植入治国,虚以“悦世之目”,实为“醒世箴言”,述“世事洞明”之道。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