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洛米蒂:石与天之间,永恒与欲望的诗
——观《比瑞士更美!旅拍大神作品之多洛米蒂》
一
多洛米蒂 早已被无数次拍摄, 然而每一个短片—— 精心的取景, 巧妙的剪辑, 都能制造一种幻觉: 仿佛我们真的身临其境。
在屏幕前的观众眼里, 多洛米蒂 已是意大利自然的象征, 正如圣托里尼 之于希腊—— 一个由光与像素 托举的符号。
在网络时代, 摄影的魔术师们 掌握了人类视觉的错觉, 把惊奇 压缩进手掌大小的屏幕, 让人沉醉其中。
影片从山洞里开始: 洞口正好框住 那一排著名的尖峰。 一个背包客停在洞前, 仿佛与摄影机并肩而立, 提醒我们—— 我们也在场。
忽然,乌鸦掠过天顶, 尖厉的叫声 又一次牵引着我们, 把心带进旷野, 进入另一层境界。
人们的渴望 不仅属于大海, 属于群岛; 对奇异的山峦, 同样充满 好奇与憧憬。
那一道石灰岩的屏墙—— 千百年来风雨剥蚀, 在柔软的绿坡旁 竖立成对照。 生命与死亡, 在大地中 并肩刻下。
延时摄影里, 山峰的尖端迎来黎明, 黑暗慢慢滑落, 仿佛长衣自山体褪下, 像一袭丝绸 缓缓离开维纳斯的身体。 观者屏息, 沉浸在揭幕的瞬间。
多洛米蒂的群峰 总让我忆起九寨沟: 沟谷尽头, 石灰崖峭壁裸立, 荒凉、狂野; 而脚下的森林 却鲜绿如人间。
这种奇异的并置—— 让人同时感到: 宇宙的永恒, 生命的短暂。 在心中, 一同闪过。
二
黑暗退去, 洞口之外,尖塔刺破晨空。 石的肌肤被雨水与世纪雕刻, 苍白而庄严; 而脚下草坡呼吸着绿色, 在死亡旁边, 生命依旧延续。
一个背包客停下脚步, 静静站在门槛, 乌鸦在头顶鸣叫—— 声音与影像交织, 牵引我们走得更深。
这些画面不只是展示。 它们召唤在场, 让我们相信 屏幕已然消融, 我们真的置身其中。
为何我们如此渴望这样的地方? 大海以无尽的地平线召唤我们, 而群山却握着另一种真理: 持久,崇高, 在短暂的肉身之上 丈量永恒。
在玻璃与灯火的城市中, 我们渴求石与天空。 我们转向这些景观, 它们提醒我们 自身的渺小, 也提醒我们心灵 能容纳多么辽阔的惊叹。
巴什拉低语:这是垂直的梦。 巴特说:影像中总有刺点 穿透人的心。 多洛米蒂因此不只是风景—— 它成了一次相遇, 一次骤然的认知: 自然既是镜子也是深渊, 既是慰藉,也是敬畏。
附:
吴砺 2025.1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