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750
- 积分
- 2550
- 威望
- 32
- 桐币
- 343
- 激情
- 2211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214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2-12-11

实名认证会员
- 积分
- 2550

 鲜花( 10)  鸡蛋( 0)
|
文 / 胡堡冬
3 z0 p& p- M& Q, f& @2 L) T 桐城文庙,始建于元延祐初年,原址在桐溪桥东,元末毁于战火,明洪武初年,知县瞿那海移建于今址。明清两朝屡遭兵火,损毁严重,共修葺19次。20世纪80年代初,桐城文庙的再次修复,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摒弃“左”的思维,正确认识桐城文庙的文物价值和对桐城文化的象征意义,进行了第20次修复。
5 c( t% W g$ |, T; {6 H9 a9 F, T7 W9 a$ S# f& I
一 $ h6 N8 C: ~' q" u2 {. M+ B u6 I
1982年3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建专家张驭寰教授来到桐城考察古建筑,当他来到桐城文庙,不禁被大成殿精美的建筑结构惊呆了!张驭寰教授指出:“大成殿八角形斗拱、异形拱,其间每垛采用45度斜拱,这是辽金以来45度斜拱之延续,这一保留古代传统手法的建筑特征,在清代建筑中是罕见的……”, a; r# G" E* C1 }( K) R
张驭寰教授建议省、县文物部门拨款对桐城文庙进行修复。
" `& ]: W+ E: w; ~5 t- ^9 p. r 文庙的修复工作由此被提上了日程。
V2 x+ j0 X7 P- @9 j5 K 4月12日,桐城县人民政府发布“桐政字【82】080号”文件,公布“桐城文庙”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y! J0 U3 M$ H2 Q5 g0 @ 8月11日,县文物管理所、安庆行署文化局派专人赴省文物局汇报桐城文庙修复事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物局局长洪沛、文博处长朱世力、副处长曹建昭、李晖等领导一致同意修复桐城文庙,第二天即批复了《关于桐城文庙问题的请示报告》,并拨给维修经费3万元。
! U+ H7 l3 \2 B e$ G4 O$ Q5 s 8月22日,省考古研究所保护部方咸达副主任来文庙勘察,同时制定了《桐城文庙全面维修的初步方案》,拟定了经费预算:194908.88 元,木材90立方米。
8 q5 K, S# X- h: c. ?; \ 文庙的修复工作虽然启动,却由于县文管所人员少、业务忙,文庙住户的搬迁难以落实,因而迟迟无法动工,文庙的修复工作暂时搁浅。$ J+ `( c" _/ m% @
7 x6 O: b$ W- O. L3 }二 , z2 s# n0 L6 ?) @" z# M* [
桐城文庙可谓是历尽沧桑,历史上兵乱、火灾、水毁等天灾人祸频发,经历的十九次损毁与修复便是见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桐城县人民政府曾设于文庙,大成殿、东西两庑等成为办公室,继而县直机关的十一个单位和部门,四十一户人家搬进了文庙,在启动第二十次修复之时,就连时任县委副书记的江锦华同志也住在土神祠里面。 1966年8月,文庙门楼和棂星门被拆除,兴建成了种子公司仓库。 1974年,县农业局在大殿前月台上,为了改善职工住房兴建了八间宿舍。大成殿先后被改作礼堂、仓库、食堂和保管室,屋脊上的鳌鱼、屋角套兽、檐角风铎均毁于“文化大革命”。文庙里鸡飞狗跳,污水横流,斯文扫地。2 A2 z# _9 \) |. T" s; _1 h
为了尽快修复文庙,1984年4月11日,桐城县编制委员会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发出“桐编字【84】008号文件”,公布“桐城县文物管理所”更名为“桐城县博物馆”。3 P& ~6 M9 I# T! m# H
然而,谁来担任馆长?谁能担起修复文庙大任?却让领导们思虑了好久。一天,县文化馆第一副馆长朱东云同志被叫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宜斌的办公室。王部长见到朱东云时紧紧握住他的手,说:“东云同志,知道请你来干什么嘛?”朱东云睁大眼睛,看着王宜斌部长似乎在寻找答案。+ K2 S3 a4 h; \/ }
王部长不紧不慢地说:“找你来,是让你啃硬骨头!咱们博物馆刚成立,文庙又修复在即,面临的最难工作是搬迁,最缺的就是钱!这是一场硬仗,需要一位能力强,有拼摶精神的同志来主持这项工作,所以,组织上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任命你为博物馆馆长,目的就是要你去闯、去干、去坚决完成任务!”
$ `# [# J( J* L1 Z 朱东云半天没作声。他知道,新成立的博物馆事头多,全县那么多地表、地下文物要普查,那么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保护,但他更知道文庙修复工作是一场硬仗要打!朱东云是20世纪50年代初参加工作的老同志,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在桐城五七大学担任副校长九年,那也是创业的九年,苦干实干的九年,后来调到文化馆担任第一副馆长,对文化工作驾轻就熟……/ |* ~% }& o4 D# z6 P
王部长热切地目光注视着他,说:“怎么样?” 朱东云嘿嘿地笑了,说:“我能行吗?”
9 Z t* k% \/ |: l2 a( m& d( i 王宜斌部长拍拍他的肩膀,说:“行!你一定行!” 县文化局也指示,博物馆建馆后,主要精力要放到文庙的修复工作上。9 }) W$ i1 @) V1 s5 u" Y
9 l. K- O& |+ ~三
8 x# }8 h3 ^3 j& s2 H 朱东云馆长走马上任了。他只有两个兵,一个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王胜,另外一位是从县剧团调来的江道平。
6 p6 c$ c+ c, g3 @ 7月15日,第八十一次县长办公会议召开,专门研究桐城文庙住户的搬迁问题,并作出五项决议,报请县委常委讨论。7月21日,县委常委召开会议,讨论并同意第八十一次县长办公会议“关于迅速搬迁文庙住户”的五项决议,要求“谁家的孩子谁抱走”,一定要在三年之内,将住户和机关搬迁完毕。会议结束的当天下午,朱东云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文庙转了一圈。1 R3 i, J( g. U% H7 g# } Y1 g, l
不转不知道,这一转,还真是吓一跳!文庙里住了四十一户人家,上有八九十岁的老人,下有一两岁的孩子,牵涉县直属机关十一家单位,十多名科局长,有的住户已经住了十多年了。
+ ^, W6 h. M6 h3 R1 f O 朱东云馆长在大成殿里看了看,当时正值下午,是县政府食堂最忙碌的时候,淘米洗菜,准备晚餐,这个供应近百号机关干部餐饮的食堂,是桐城那时最大最忙的职工食堂。污水顺着大成殿的墙根流入院子,丢弃的垃圾随处可见,潮湿、阴暗、蚊蝇滋生,气味难闻,大成殿的立柱和墙体被严重腐蚀,部分墙体已经坍塌,情况十分严重。5 a" k& X+ B& w: G( u8 z
在东西两庑走一走,一群散养的鸡鸭见到陌生人,突然地惊叫,并飞了起来,一时鸡鸣犬吠,让朱东云着实乱了手脚,不知所措!在两庑中间,还有猪圈,大院里猪粪鸡屎遍地,无处下脚。在角落里还辟有小片的菜地,俨然是来到了某个农村的一角。+ {: U) |2 q( t4 g$ j
在文庙的土神祠,朱东云馆长遇到了县委副书记江锦华。江书记就住在其中的一间屋子里。他拉着朱东云馆长的手,说:“老朱啊!你要啃的可是一块硬骨头啊!这么多住户要搬出去,不只是要磨破嘴皮,可能你得准备掉层皮!我是县委副书记,明天我带头第一个搬!县委、县政府支持你,不要怕,大胆地干吧!”) g+ h8 B3 ~1 D- }- s/ T5 u
朱东云馆长紧紧握住江书记的手,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了…… 7月31日,县政府发出桐政字【1984】142号文件《关于迅速搬迁文庙住户的通知》。8月8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宜斌、副县长胡先泽主持召开住户十一个单位负责人会议,要求督促文庙住户遵照县政府通知,分期分批迁出。
9 O, a0 t+ v" X4 A* U; }! N$ S3 N 朱东云将搬迁告示贴在院子里,他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希望住户们支持和理解搬迁。但是很多人就是不理解,不支持,更不配合。甚至见到他时“砰”的一声将门关上,将他拒之门外。 P+ p( {$ I" k x8 s
朱东云馆长很无奈,但搬迁是必须进行到底的。他一次又一次地找那些住户们,最蛮横不讲理的是县工商局的一个住户,此人在状元桥上盖了一间小平房,动不动就撒泼,揪住朱东云的衣领,要他滚出去!再不然就威胁朱东云,说自己是孤家寡人一个,要有三长两短的,就得由朱东云负全部责任。朱东云不为所动,软磨硬泡,天天和此人较劲,他一天一趟跑工商局,要求单位支持工作。$ P1 o% b5 e% s) F3 g! Z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朱东云馆长的努力下,终于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把四十一户住户搬走了。朱东云望着空荡荡的文庙,将所有的委屈都化作浮云,他逢人就说:“我完成领导交给我的搬迁任务了!”' J; d1 C8 g9 I
7 N/ ]. B% s8 [9 _: E& e
四
6 H/ p2 m6 h' I& H 1985年1月10日,县文化局副局长陈所巨主持召开文庙修复会议,研究修复方案。不久,修复工程领导小组成立,新任文化局长方尔文任组长,朱东云任副组长,童树桐、江道平、李华伦、陈发云为成员。8 D2 C9 ]3 n* H0 W
3月5日,文庙大成殿维修工程正式动工。
' W, ^/ d6 Z" I. F3 L 5月4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宜斌、副县长胡先泽召集最后尚未搬迁的水电局、农业局和政府办负责人会议,要求水电局、农业局在八月三十日以前全部搬迁完毕,政府办要迅速拆除泮桥前的十一间房屋。/ h) p$ _/ C# E5 G
6月15日,省考古研究所方咸达、设计员王太平,就文庙修复所需经费进行了第二次预算,共需383608.53元。
) M* G+ B# H- w8 v/ ` 大成殿修复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召集本县的能工巧匠彭申启、周在有、叶胜银、王金春、齐守身、毛万启等人分别担任瓦工、木工、油漆工,聘请怀宁县的陈扬浩、吴邵迎等石匠,共计五十余人参与施工。$ y" Q% ?7 Y! _! H) A8 P
省文化厅蓝天副厅长专程来到桐城检查指导文庙的修复工程。
7 p- O( ~/ I# ]4 y2 E0 @0 E& F. \ 10月25日,桐城文庙首期维修工程——大成殿修复工程历时八个月竣工。工程用木材90立方米,石料(汉白玉)30吨,水泥、石灰80 吨,耗资127972元。28日,桐城县博物馆举行“桐城文庙大成殿修复竣工、文物展览开馆剪彩仪式”。参加仪式的有:省文物局、省考古研究所、省博物馆、安庆地委宣传部、安庆行署文化局领导;桐城县委、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县纪委、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县直有关单位的领导近百人。副县长胡先泽主持仪式,省文物局副局长曹建昭、县委书记桂性达剪彩,县长郑之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9 m! D' e# ~. z* w6 @ 11月初,副省长王厚宏视察了桐城文庙的修复工程,对大成殿的修复给予肯定,表示帮助解决二期修复工程经费。12月24日,省财政厅及时下拨了8万元桐城文庙的维修经费,为二期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S$ y0 ]8 q9 F 1986年初,桐城文庙的二期修复工程——文庙大门、棂星门、泮桥、泮池的修复设计图纸由方咸达、王太平绘制完成。与此同时,二期修复工程小组成立,朱东云馆长任组长,江道平、王太平任副组长,李华伦、黄福安、程长胜等为成员。木工周在有,瓦工叶胜银,漆工齐守身、毛万启,石工吴邵迎、查道友等分项承包了工程。雕刻聘请了泾县民间艺人汪林祥任木雕师。同时,还邀请了桐城籍人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高级工程师方复就文庙门楼的修复,进行研究,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8 g% `& J- f: S. ]/ O- @( Q 3月中旬,安庆行署专员刘思魁专程来文庙检查指导,他听取了朱东云馆长的汇报,对修复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7 W0 z& _ W. `1 e+ [9 D
4月19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审查了文庙门楼、棂星门、泮池、泮桥的图纸和施工方案。5月28日,桐城文庙二期修复工程——重建文庙门楼、棂星门、泮池、泮桥工程正式开工。1 d: W1 N% t8 d) `; k
8月20日,文化部文化司副专员、国家文物局副局级巡视员、书法家夏桐郁来文庙参观,并为大成门、棂星门书写匾额。
# F# M9 x6 l, s 9月2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为桐城文庙题写了“文庙”“大成殿”两匾额。
8 h9 N* H7 j2 ]/ g) |+ \ 9月25日,省文化厅副厅长刘景龙一行十四人来到桐城文庙检查指导二期修复工程。领导们对朱东云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修复工作提出了指导建议。
! U3 J q! Y. \ 10月6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吕济民、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对外联络部顾问孙祥凝接见了朱东云馆长,孙祥凝转达了中顾委常委黄镇的问候。吕济民局长听取了朱东云的关于桐城文庙修复情况的汇报,吕局长深为眼前这位墩实憨厚的基层博物馆馆长踏实而坚韧的工作精神所感动,他当即表示,桐城文庙修复工程经费短缺问题,将由国家文物局予以补助。& n* U7 [2 n0 H+ t9 }
12月28日,历时七个半月的桐城文庙二期修复工程竣工了,整个工程使用木材70立方米,汉白玉50吨,耗资129112元。省政协副主席洪沛,省文化厅顾问王亦耕,省文物局局长朱世力、副局长曹建昭,省文博、考古单位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安庆地委宣传部部长田茂德,行署文化局副局长唐礼宏等二十余人,应邀来桐城文庙检查验收二期工程。领导和专家们对文庙的修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人们从这些精美的雕刻和规制严谨的建筑上,感受到桐城文化的脉息绵延和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 D& i, E0 |+ u; N0 p0 N2 h5 v5 S( A 文庙就端坐在桐城老城区的正子午线上,它是桐城历史文化的象征和精神载体,对文庙的保护与修复,正是改革开放后桐城人民对文化的期许与传承需要,并将滋养与荣耀着代代桐城人!9 [0 J5 L4 K) Q# f4 Q0 H2 h
" V# F% y- K5 n9 x | 《潮涌龙眠—致敬桐城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史专辑由桐城市政协组织部分文史委员和相关人员共同撰写编纂而成,全书录文32篇,分为城市发展、经济创新、文化教科、服务保障、遗闻轶事五个部分,并附有桐城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该文史专辑对四十年来桐城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进行系统回顾,以史鉴今,以启后人,识见卓越,意义非凡。 8 ^* ]+ r) u3 J
|
- @, v/ Q5 t' f9 A7 `! `# U*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