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农业部首批“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项目,正式落户桐城的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桐城小花终于从“深闺”走出了大山,从“贡品”走向大众喜爱的品牌。该项目全省只有桐城、祁门、金寨三县(市)获得批准,享受连续三年每年千万元的项目扶持。 5 T5 c$ r* K% U: V* A3 S) k 据资料记载,1978年全县茶园面积7300亩,茶叶产量88吨,产值 17.7万元。到2017年全市茶园面积55000亩,茶叶产量470吨,一产产值 21600万元。比1978年面积增加 7.5倍、产量增加5.3倍。: V4 p: c: O0 x) t% l n6 A
我从1978年学茶开始至今已有四十载,恰与改革开放时代同步,有幸成为桐城小花茶挖掘和开发的实践者和见证者。 4 q7 ]- l6 v$ J, q1 h
工艺挖掘 灵韵兰香
4 m+ Q. a) J1 R. i. o u. f
桐城小花茶作为历史名茶,一直因产量少而难以进入市场。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大发展,茶由奢侈品成为必需品,桐城小花茶有了开发的价值和空间。- i* c& ]' Y& ?: f. T# v
我于1981年从茶校毕业分配到孔城区农技站任技干。当时桐城小花我只知其名,没有见过茶样。198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安徽省开展地方茶树品种资源调查,桐城小花茶的群体种列入其中。我主动请缨,与黄甲站站长张辉庭、范岗站技干张杰明三人组成调查组,奔赴中义公社五岭大队黄草尖,开展为期一年的桐城小花茶——龙眠中叶群体种的调查。通过“物候期、生物学特性、抗逆性”等进行观察,完成了各项资料的采集,别的调查点用两年时间,我们只用一年时间就提交了调查报告,得到了项目主持人——省茶科所江济和研究员的高度评价。! w. K- z4 H6 o
我们通过查阅县志等资料,召开座谈会,查证桐城小花茶的来历。茶季帮助茶农炒茶,跟班作业,多点测试,挖掘整理出传统手工桐城小花茶制作工艺。当年桐城小花茶在安庆地区十个调查点样品评比会上质冠群芳,专家评审香气结论是“清高、鲜爽持久,带兰花香”。兰花香让我如醉如痴,从此我踏入桐城小花茶的寻香之路,三十多年不离不弃,拙作“桐城小花兰花香成因初探”在《茶业通报》学术期刊发表,引起业界关注。) K4 p* n9 P- x
我们调查工作得到黄草尖茶农大力支持,他们最期盼能实现炒茶机械化。我带着品种、制作工艺的研究成果和乡亲们期望走出了大山,并暗下决心要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B$ ]/ M t1 G: n! E# w V
改革创新 蓄势待发
7 \2 Z- G- k/ F, }
机制工艺改革,解放劳动力。1985年又是一个春天,我终于等到实现山区人民盼望机械化炒茶的机会。县科委承担了省科委下达的“桐城小花机制改革”“七五”攻关项目,由县农业局实施,我又主动申请参加,从孔城区农技站抽调到龙眠乡的杨头村驻点攻关。项目由农业局农艺师徐成名主持,我参与项目技术方案制定和负责方案试验。机械化制作名优绿茶省内尚属首次,设备由浙江、安徽多家引进,没有电力,靠 2台柴油机发电,设备性能很不稳定。经过多次反复试验,结合我在黄草尖积累手工制茶的经验,制定了全程机械化制作桐城小花的工艺流程,并在制茶实践中不断修正。机制比手工工效提高十倍,成本降低 60%,解放了山区紧缺的劳动力,项目取得了初步成功。项目成果第二年又在小关、板桥、中义三村建厂示范,顺利通过了省科委的验收,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我撰写的项目报告《桐城小花茶机制工艺初探》得到茶界泰斗安徽农学院陈椽教授认可。0 n) N) y3 m0 ]8 v: H1 W
项目的成功推动了桐城茶产业的发展,但设备工艺只适合村级办厂。由于山区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如何选择小型设备走进茶农家庭,成为我思考和关注的焦点。1993年我得知浙江衢州微型茶机厂开发出小型名优茶机,于是率领黄草尖、杨头、板桥三家大户到该厂考察,引进三套茶机进行小花茶工艺试验,获得成功,该项成果获县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由于建茶厂投资少、见效快,家庭茶厂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不到两年时间,全县机械制茶实现全覆盖。! r/ E$ ^6 U$ X- D1 |: }
开发新名茶,再创品质制高点。1997年在县科委主任马洪耕的大力支持下,我提出创制新名茶的方案,与名茶公司徐尚德进驻黄草尖和水磨林场采制茶样,通过反复试制,成功创制出“龙眠春翠”新名茶。 : |3 }$ F* _/ H2 F2 j( C r% y 1998年我驻点水磨村指导批量生产,1999年该茶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同年12月“桐城小花茶”被收录王镇恒教授主编的《中国名茶志》。2000年我又配合唐湾镇杨树村华大林共同研制“龙眠绿芽”,在杭州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中斩获金奖,500克售价最高达到3800元,刷新了桐城茶叶价格记录,为茶农增产增效,带来新的愿景,再次彰显了桐城茶品质与品牌的魅力,为桐城小花的大开发拉响了前奏曲。/ C' f4 h t: X* v) W0 y7 a+ {
政府发力 同唱茶歌
7 |( z/ j6 e( d R" w+ _! k0 g 2001年注定是桐城茶叶不平凡、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年。时任市长董宏业到中义乡检查工作,发现茶叶大户张先友繁殖的无性良种茶苗长势良好,当日下午就召集山区乡镇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中义乡召开现场会,确定把茶叶作为山区扶贫的主导产业来抓。这次在中义召开的“中义会议”,使全市上下形成了“没有山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就没有桐城全面小康”的共识。并从理论上、组织上、资金上解决了制约桐城茶叶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启了桐城茶产业“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新征程。 ! g2 w! b2 W; C: { 事后不久,董宏业从市长升任书记,他要求成立高规格的桐城小花开发工程指挥部,他亲自兼任政委,卓晓静市长兼任指挥长,分管副市长任副指挥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任成员。我从市科技局副局长任上,调到市农委任副主任兼小花茶开发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简称茶叶办)主任,负责工程的具体实施。7 v# u J& i& D n4 a$ Q
市委、市政府以桐发【2002】20号文件发布了《关于做大做强山区茶叶经济的意见》,提出“扩量、提质、创牌、增效”的八字方针为做大做强茶叶经济的重大举措,决定将茶叶职能从科技局重新划归市农委,将山区茶叶生产与扶贫开发、退耕还林、招商引资结合,每年从农业开发资金和科技开发资金中划拨三分之一用于扶持茶叶生产,科技局名下的市名茶开发公司进行全面改制,五名茶叶技干被安排到茶叶办和山区农技站,茶叶办公室核编四人。确立“十五”期间,全市发展无性良种茶园5000亩,实现亩产值2000元;同步改造低产茶园,实现亩产值1500元;实现干茶总量300吨,力争山区人均一亩茶,并人均增加纯收入300元的奋斗目标。由此拉开了桐城山区茶叶大开发、大发展的序幕。 4 D& E( I) n# o! n/ c 茶叶办为了落实文件精神,先后制定了《全市十一五茶业发展规划》和《全市茶叶发展奖补助考评办法》,组建以农委主任为董事长,本人为总经理的“桐城市小花茶开发公司”;成立以本人为理事长的 “桐城茶业协会”;与农广校合作开办一期以茶厂厂长、种茶大户共五十三人参加的茶叶专业中专班,为桐城茶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撑。围绕“八字”方针,进行排兵布阵,狠抓落实。 7 j4 o3 K9 g; w0 [【扩量】 我上任伊始,对山区宜茶区域进行摸底,山区人口约为9万人,宜茶面积只有5万亩,所以对市委领导提出的“茶下田”和“山区人均一亩茶”的要求,我们在落实时加上“茶下高山田”“宜茶区域人均一亩茶”。要实现宜茶区域人均一亩茶的目标,除去现有老茶园面积 1.2万亩,还需要发展面积为3.8万亩。为实现每年3000亩的扩量任务,召开现场会、座谈会、推进会,书记亲自督导指挥;秋季布置开垦任务,验收上一年发展面积,春季落实栽植。印发简报20余期,开通桐城小花茶网,茶园发展推进工作卓有成效。山区村开辟集体茶园,兴办集体茶厂,甩掉空壳村的帽子;以杨头有机茶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一批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大户应声而起,快速壮大,带动山区茶产业的迅猛发展。 , }. g3 H. y& E( U9 U【提质】 优化布局调整,淘汰丘陵茶园,茶园发展全部转移山区。& d6 E% r) [" j2 K) S3 |& T
发展新茶园严把良种关,必须选用茶叶办推荐的无性茶树良种,为了筛选对路良种,茶叶办职工自筹资金并联合大户,在四新村建立100 亩无性良种茶苗试验和繁殖基地。引进浙江、安徽等地多品种比较试验,选定 “龙井长叶”“舒茶早”“凫早二号”“山坡绿”等无性良种为主推品种;再把选址关,控制山场坡度不超过25度,做到“茶中有林,林中有茶”,茶林生态和谐。茶厂加工要求实现标准化、清洁化、连续化。我们制定了“桐城小花定点茶厂认定办法”,联合市技术监督局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三批共25家“桐城小花”定点茶厂的认定授牌,作为全市样榜茶厂。 - e- V% e0 b, q* I* v 创牌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整合茶叶品牌,主打桐城小花的意见。2006年我和徐尚德主持编制了《桐城小花茶》标准,把龙眠春翠整合到桐城小花茶特一级、特二级,经省农委评审、省质量监督局批准为安徽省地方标准,成为桐城小花茶生产、加工、经营环节的强制标准,规范提升桐城小花茶的质量。同时通过举办多次桐城小花茶评比大赛,在实践中提高茶厂加工水平,推荐优胜者参加国家、省、安庆市举办的茶叶博览会名茶评比,夺金摘银,提升桐城小花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