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6 H% w8 @% d v) E7 E5 O
孔城老街是一条体量大、原汁原味的老街,北京中坤集团于2008年签订协议进行保护性开发,2012年正式对外开放,历经六整年时间,吸引了省内外、国内外的游客。老街旅游的兴起,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千年古镇的风貌与历史文化,促进了孔城乃至桐城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3 A# i! M( ^; N3 K+ `9 [2 d
孔城老街旅游开发的价值
4 A( k. s# D/ r% D3 [ 孔城老街位于孔城镇区东南部,南北走向,全长约2.2公里,占地面积17万多平方米,现存古建筑3万多平方米,临街商铺300间。据不完全统计,民国年间老街知其经营范围和店铺字号的商户278家。商业门面房主要集中于老街上,少量分布在河港码头或街巷结合部。1 G% \' I+ G6 x# h% T
古镇老街格局最晚形成于北宋时期。北宋《元丰九域志》记载:淮南路舒州九镇,孔城即九镇之一。一街纵贯南北,迂回曲折;铺面相对排列,鳞次栉比。中铺麻条石街心路面,间引几条小巷与街后埠头勾连,属典型的商贸重镇类型。现存建筑大都为清咸丰以后的晚清及民国时期建筑,临街为商业铺面,后堂为宅室坊间,多呈数进四合院式二层砖木结构特色。除一般商业铺面和民居外,颇具功能特色的还有礼制性建筑宗族祠堂、儒家教育活动场所书院、官绅商贾巨宅以及庙堂戏台、码头仓库等不同类型的各类古建筑。 " Z9 B- L: X* a" D$ Q8 l 孔城老街商铺基本以“甲”为单位呈现其不同区段的主体商业特征,自北向南共分十甲。老街的重点建筑包括富商官宦宅第的郑家大屋、蒋家大屋、黄家大屋、姚家大屋、程怡丰木料行(即程宅)、知府倪宅,以及祠堂、书院、庵堂庙宇、货栈中的程家祠堂、桐乡书院朝阳楼、雷祖庙、大王庙、痘神庵、茶庵、迎水庵、美孚煤油栈、亚细亚煤油栈,还有重点古建筑遗址中的都会桥、刘开故居遗址、东岳庙遗址、清真寺、万年台遗址。古镇的自然景观及周边历史文化遗存颇多,镇区自然景观有孔城暮雪、桐梓晴岚、荻埠归帆,周边历史文化遗存有戴名世墓、戴钧衡墓、施中诚故居。 # u P9 i5 A- e! j j; a 关于老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与可行性,有关专家进行了论证:第一,按历史原貌全面恢复古镇老街建筑格局,修复全部古建筑,恢复老街商业功能,重建毁废不存的历史文化遗存,整体再现古镇老街昔日风貌。其次,挖掘整理民间文化遗产,恢复民间传统文化习俗,再现以商业文化为基本特征、以民俗民间文化形式为主要内容,以桐城派代表人物遗存为亮点的孔城地方文化特色。第三,重塑北乡古镇餐饮文化的历史品牌,充分挖掘以地域菜系“水碗”为特色,以淮扬菜系为基础的地方美食文化遗产,积极培育风味美食这一孔城文化旅游的拳头产业。第四,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桐城派故乡、千年商业古镇人文休闲旅游的全新旅游品牌。孔城古镇镇区及老街已有千余年历史,就其总体而言,体量之大、规模之巨、保存之全、特色之显实为江淮之间所绝有。《孔城镇总体规划说明书》中评价孔城老街:“屯溪老街名气大,但其古建筑数量、街长均不及孔城老街,差距只在于保护性整修”。专家积极呼吁,要力争打出“安徽第一古街”(孔城)的品牌。再加上深厚的文化积淀,江北少有的水乡自然风光,“引江济淮”工程经过孔城、高铁站设于孔城、沪蓉高速离孔城只有五公里独有的交通区位优势,都使孔城镇的文物保护与利用、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具有毋庸置疑的可行性。( N% U7 F! A6 D- F; b% f
1 }+ _7 @( c/ Q+ ~) m; [
孔城老街开发与保护的决策
$ Z6 |. i& i& L9 p' b, u0 v 老街开发,千呼万唤,历程坎坷。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随着旅游产业的逐渐兴起,全国各地都在围绕古文化、古建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孔城也不例外。原因在于孔城老街古建筑的保存量很大,保存较为完好。上海交大一位教授考察老街后说:孔城老街是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体量最大、最原汁原味的一条老街。此后,孔城老街引起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不少企业也对开发孔城老街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当时孔城老街居住人口较多,局部开发改造的力度较大,孔城镇党委、政府认为局部开发孔城老街,精华部分被先行开发后,老街旅游开发规模将会受到严重制约,因而坚持“宁愿不开发,也不搞局部开发,要开发就要大手笔,必须是国内外知名企业来进行开发”的理念。 e1 P3 e2 S) a( u. X% T1 D( R 受这种观念制约,老街旅游开发面临无人问津的境地,当时孔城镇党委、政府领导陷入迷惘状态,开始怀疑决策是否正确。2007年,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当时文海英副省长与安庆市分管旅游的副市长谈到孔城老街,说她来孔城老街参观考察观感很好。安庆市领导随即将老街有关情况向北京中坤集团(开发黄山宏村)董事长黄怒波先生作了推介。2007年10月15日,黄怒波率北京中坤投资集团高层考察了孔城老街,与桐城市政府达成投资意向。经多轮会商,2008年5月 28日,市政府与北京中坤投资集团签订了《投资协议书》和《桐城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合作意向书》。《协议》投资8.8亿元,充分利用和发挥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打造以休闲、度假、文化等产业为主题的新型休闲度假经济,以孔城镇十甲老街为核心、周边河道为辅助,进行整旧如旧的保护性利用,带动村民及企业构建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乡村度假产业,形成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休闲度假产业集群。 8 X: L; N" V# U1 C! t + v9 D7 S7 V+ k; D5 ?: L
孔城老街保护性开发的准备
/ z Q% Y3 x( @4 X2 [3 C3 f
为了中坤集团能顺利开发孔城老街,孔城镇政府投入相当大精力对老街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在现状调查清楚的基础上,制定了“老街区域现有产权房屋征迁实施方案”。制定出台该方案是老街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和首要前提。根据《投资协议书》和《总体规划》中的相关内容,明确了征迁范围及对象,将老街沿街中的一甲横街、二甲至七甲、九甲、原程氏祠堂、郑家大屋、孔城食品组、亚细亚煤油栈、美孚煤油栈、原桐城九中、三八河西岸自原桐城九中至水泥桥段列为征迁范围。选定了两个安置点:廉租住房安置小区,专供老街直管公房租赁户租赁使用;私有住房安置小区,专供老街私房户的安置。安置小区建设由孔城镇政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安置。研拟了征收价格范围、安置办法和优惠政策,经过了政策咨询、征求意见、反复论证、与投资方会商、提交桐城市委市政府批准、公布等一系列程序。3 P7 r9 _6 R! R$ ^* f( L
孔城镇党委、政府将老街开发作为全镇的“一号工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推进实施。2008年7月份开始,安排15个工作组进驻老街,坚持以服务项目为根本出发点,针对老街居民整体搬迁花费了一番心思。请具备资质的评估部门历时三个月对老街10万多平米的房屋进行了评估,召开了居民听证会,组建了居民志愿者队伍,组织志愿者及居民代表到黄山宏村、西递,江苏的周庄、华西村等多地参观,用实际事例改变他们的思想意识。; r7 ]. E/ z1 `# u8 K e: P' U
至2009年2月份,老街居民外迁工作基本结束。中坤集团按照《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和《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及“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永续使用”的原则,充分尊重专家意见,与老街居民进行交流沟通,对后街大部分破损房屋及与老街建筑风格极不相符的现代建筑进行了拆除,对郑家大屋、蒋家大屋、黄家大屋、姚家大屋、知府倪宅、程家祠堂、桐乡书院朝阳楼、痘神庵、美孚煤油栈、亚细亚煤油栈等古建筑予以保留,后期进行修缮,挖掘其建筑特色与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值得一提的没有拆除现代建筑——原孔城供销社门面房,就是基于对老街文物保护的考虑。缘于临街建筑墙上有用红漆书写的“抓革命、促生产”“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等八条毛主席语录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四幅标语口号。毛主席手写体“为人民服务”五字是用水泥浇铸上的,具有时代特色,能永久保存,有历史价值。4 m, M" q4 F3 P' g# A9 A, g4 S
2009年5月底,总投资近600万元的景区主入口道路工程由华日集团中标承建,道路全长约1.5千米,按《投资协议书》约定,该道路标准为省道三级,含路基土石方、桥涵、绿化等工程。该工程项目经理部 5月25日挂牌,标志着这一工程正式开工。投资方中坤集团与市农商行达成合作协议,向孔城支行贷款据称1亿元(有说8000万),用于老街开发一期工程建设。2009年10月17至19日,成功承办桐城国际文化节,助力对桐城文化的多方位展示。借此盛会来桐城的各国、各地区著名学者、诗人、专家以及各界领导和贵宾,游览了孔城老街,感受了孔城老街的古朴与厚重,扩大了老街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l, @& Y d( \, E; X1 ~$ w
, e, _) m4 h% v1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