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179
- 积分
- 3336
- 威望
- 39213
- 桐币
- 978
- 激情
- 94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30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12-12
桐网嘉宾
坐禅苦主
- 积分
- 3336
鲜花( 0) 鸡蛋( 0)
|
文化是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谈论桐城人文,必须首先弄明白两件事情:桐城是个什么地方?桐城人是什么样的人?
: j8 \. L( B( t* [& _; K
1 A* f9 l6 i# e2 ]: J本来,这是同一个问题,因为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再反过来塑造什么样的环境。但是,桐城的情况格外特别,大多数桐城人并不完全是桐城现在的环境造就的,所以必须话分两头才能把问题说清楚。$ I0 ` q) }( \3 f& M+ D0 l( A
" I0 B2 W# R4 |- i# F1 |
大概90年代的时候,舒芜先生提出一个问题:桐城地处江淮不起眼的丘陵地带,为什么明清时期人文蔚起,造出这么大的动静?带着这个问题,我有幸与舒芜先生通信交流过几次,谈了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老先生有臧有否。
! b! E; F+ Y3 H' D. \1 `* d5 S5 C: e* R, a
从表面上看,桐城有山有水有河流,是个沿江大县,条件是相当不错的。历来,人类文明进步都离不开水,而桐城并不缺水,跨流域的水系有长江,流域内有四大河道与两大淡水湖,山涧小溪更是不计其数。所谓山区也只是大别山余脉,海拔并不高,山峦起伏之间还有广阔的平畈地带。而且交通比较发达,一条大马路直接把县城与省城(安庆)连接起来,几条纵横交错的官道将二十多个铺保贯通起来。这样的条件,虽说不上人间天堂,却也绝对不是穷山恶水。
4 E& z# g- Y9 d' N. T* U7 n
: \- X6 ], y& \7 j, V! ^问题是,这样的自比自划一点意义也没有。它忽视了两个最为重要的情节,其一,我们现在听到看到的,甚至在县志上查到的,都是桐城相当晚期的情况,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从古到今的整个历史发展线索。确切地说,考证桐城文化的起源与形成,我们需要的恰恰是那些古代虚无飘渺的东西,现在听到、看到、查到的东西用处反而不大;其二,桐城的环境条件到底好不好,不是小姑娘照镜子孤芳自赏,而是要与别的地方进行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是得不出任何正确结论的。
9 y" J' a- z0 y: B8 y [+ S
- L4 {. _3 E+ U; g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桐城县志》,不管是什么版本,明朝以前的事情大多都说不清楚。最突出的表现是,桐城的“桐”是个什么“桐”,到现在都没有整明白。这不由得让我们浮想联翩:古代的桐城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2 A% R* a9 `, v8 ^) h
& X D7 {; t4 p& ]9 l
有一些事情,我们可以想象。比如,黄甲等西乡山区大概是没有居家的,连接铺保的羊肠小道肯定还没有动工,诺大的门口塘那时还只是个阳沟宕,现在许多的良田那时还是个陡坡。我的老家地处挂镇与青草交界的丘陵,田地的高低层次虽然没有梯田那么明显,却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每层的交接处,是高达2米多高的田硬。土层也不厚,一锄头下去就能见到颗粒状的麻石骨。更特别的是,村边有不少奇异的大树,一棵黄粟树老得不结果实,一棵猫玉刺树桩能当切菜板,一棵张鱼刺粗得让你以为是刺槐。有些人家起屋基的时候,总是巴望着能挖到什么古董,结果除了黄泥巴,就是麻石骨。这些情况都表明,在相当晚的时期,这里都没有人居住。事实上,家谱上写得很清楚,我们家族是明朝初年从江西迁移来的,定居现在这个地方不超过200年。* v, X; h0 h! j5 `# [
- o4 X9 d) G! ?- O& X; j由此让我们想起来,现在大多数的桐城人并不是桐城本地人,而是从外地移民而来。如果精确统计一下,我想,属于移民的恐怕不会少于80%。从这些移民的线索中,我们感兴趣的是两件事:$ U2 h3 H7 c9 O# \5 T
" h+ u6 f/ s6 J# a- T5 s
(1)原来土居的桐城人都到什么地方去了?如果说全部死了,未免有点让人不可置信。更大的可能是,留下一部分、死了一部分、移民一部分。我们关心的不是他们移民到什么地方去了,而是他们为什么要移民。因为,这个问题直接与桐城的生存环境相关,而生存环境又直接与人文发展相关。也就是说,如果批量移民的确是客观事实,那就表明当时桐城的生存环境比较差,而差的生存环境与好的生存环境,当然会塑造不同的人文景观。我一直在注意桐城的一个细节,有些村庄叫唐庄、郭庄、洪庄、夏庄,但里面一个姓唐、姓郭、姓洪、姓夏的都没有,不是现在没有,是活着的人记事以来就没有。这只有一种解释,这些人要么全死了,要么全走了。我不断地问自己:他们为什么要走?走了为什么不回来?可以肯定的是,大概在五代十国到元朝期间,桐城一定发生过什么地动山摇规模的天灾人祸。灾祸以后,桐城的人口好比透析一般,基本上全部换成新来的,由此桐城的人文现象也焕然一新。恳求哪个有心的桐城文人在这方面下点功夫,研究的意义是非常之大的。
# S# I7 F0 n/ R0 g% [: Y
! y3 s% A" K, F c% k5 h(2)桐城的移民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这个问题异常重要,因为移民带来的不仅是新的人口,也带来了新的文化传承。今天我们看到的桐城人文景观,实际上就是移民来源地文化与桐城新环境融合的结果。比如,桐城人将“他”读作“渠”,将叔叔称作“椒椒”,明显是拿来的产物。相比较而言,弄清移民的情况要容易一些,你去查一查家谱便可。家谱虽然有不少夸大其词的东西,但主要情节大体上还是可信的。问题在于,好多家谱中将移民的来源地讲得过于笼统,不是江西瓦霄坝,就是山西大槐树,要么就是徽州婺源。实际上,这些地方都是移民的中转站,并不是真正的来源地。这样,文化的追根溯源到这里一下子断了线索。要命的是,这个线索是万万不能断的,断了我们就不能解释桐城各个地方的文化差别。比如,桐城人称呼父亲,有的地方叫大大,有的地方叫伯伯,有的地方叫爷爷,有的地方叫椒椒;又比如,并不是所有的桐城人都将“他”读作“渠”,城关一带就读作“他”。这给我们提了个醒:假如我们反过来,根据各地不同的文化习俗去追寻准确的来源地,是不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呢?一个现成的例子是,桐城人非常特别地将叔叔称作“椒椒”,而江西贵溪和永修两地也是这样叫的,这起码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考证的线索。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并不需要徒劳地去查证祖籍地,只要弄清准确的移民来源地即可,因为经过不断的移民,祖籍地的文化影响因素已经很弱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