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5441
- 积分
- 5757
- 威望
- 2346
- 桐币
- 967
- 激情
- 311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90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4-28
荣誉会员
- 积分
- 5757
鲜花( 8) 鸡蛋( 1)
|
发表于 2011-10-12 01: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ishu 于 2011-10-12 01:03 编辑
8 Z' o) b+ n. t4 O" P( v. f) v; \7 W3 b
桐城地名新考(2):孔城——桐城& G' {* f! u* @# Y6 V
作者:老汉坐禅 ! G$ c- a1 q* E, K
: v5 B9 h; S8 d! @2 S2 I; l; k
《元丰九域志》载,桐城辖九镇,乃北峡、永安、铜山、鸗山、挂车、磐小、石溪、双港、孔城,“孔城”赫然在列。可见,最迟至北宋,“孔城”已经得名。至于“孔城”何时得名,现在已不可考。# X( h0 V" y7 c' u; c/ A: B
" \, N* d: h9 x8 s, W( C1 C “孔城”历来是桐城重镇,关于其得名之缘由,有着太多的传说与解释。
8 S' s8 E% b3 E% W+ w# @" w% z/ z9 J' k# A5 [
(1)吕蒙筑城。清朝徐璈《桐旧集•孔城》诗云,“人烟开小聚,传说吕蒙城”。新版《桐城县志》曰,“相传三国时,吴将吕蒙曾在此筑土城屯兵布防”。可惜这话说得不明不白,就算吕蒙确曾在此筑土城,为何不称“吕城”而称作“孔城”呢?桐城东北乡一带多有关于吕蒙、鲁肃的附会之说,我们且不去管它。: x7 Q5 h6 u0 ^* G7 q
2 R F$ s5 A. p9 l. t (2)问事先生。传说镇上有位姓孔的问事先生,故名。这个传说既不符合逻辑,更无史料佐证。因为这位本不可考的先生能问事,就以他来命名? g& l: @5 [# H2 f' {+ v
6 z0 y; d6 P8 v( S y; C
(3)水患易涝。此地屡遭水患成空城,谐音孔城。按理说,遭水患成空城的可能性的确有,但这个说法存在三个讲不通的地方。其一,就算水灾毁城,那它之前总有个名字吧,叫什么呢?要知道,地名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放眼桐城全境,很多地方的地名与现实都合不上,比如孙家大屋没有一个姓孙的,马家庄没有一个姓马的,但这个地名千百年来都不曾改变。其二,就算此地的确毁为空城而荒废过一阶段,但若干年后恢复了,后人还愿意叫“空城”?其三,如果真是水患频繁并几为空城,先民为什么不重新找个地方定居呢,就这么死脑筋?5 ^. |8 r" A8 ~5 w, X
0 m& k h% |- M) {5 J4 y/ O (4)空桐国。桐国古又称空桐,空桐的“空”为发语词,无实际意义。桐国的都城很有可能就叫空桐或者空桐城,后世慢慢简化为空城,再演化为孔城。这个说法确定无疑是错误的:历史上的空桐国在河南,不在安徽,也没有迁移到安徽;“空桐”更多的时候指偏远之地,与桐城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也不切合。
$ T% x. W8 q$ Z# P& r9 n+ K3 g+ Q2 }5 M2 c
(5)孔道要津。孔城自古为交通要道,春秋时桐国为楚属附庸小国,孔城为桐国南部门户,直通长江之水运通衢要冲,属重要的军事要地。三国时为东吴属地,因位置重要传说吕蒙曾筑垒于此。这个事实说明,“孔城”有可能得名于“孔道”。这个说法有两个问题:其一,孔城果真早在北宋之前就是孔道?这是软伤;其二,全国类似的孔道何止成千上万,为什么只有桐城一地称“孔城”?这是硬伤。
1 F/ H; \; V/ T5 d; ]$ H7 U2 x6 T3 J- c B: F4 ~
窃以为,考证孔城得名,我们忘记了两个基本事实:(1)从古至今,汉语发音与字义变化极大,上古有很多字跟中古和现在的读音和字义不一样,有的简直是天壤之别。如果以现在的读音和字义去猜测古字,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2)在上古口口相传的时代,古人往往只知道一个字的读音,并不知道这个字到底怎么写,所以在记录口语时常用通假字。特别是秦汉时期,简直是通假字大混乱。其中,一声通假(同声)还保留着相同发音,而双声通假(声母相同)、叠韵通假(韵母相同)读音都改变了。
3 }/ ?/ l$ b7 G3 n
1 @/ E& {4 {( I( X0 ?4 u 这就提醒我们,必须先搞清楚“孔城”这两个字的上古读音,才能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搞不好它的本义跟现在的字面意思完全不一样。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严谨的考证工作必须走这个程序。
( [: n4 f; d- A @" _& u
( g5 ^( K- G2 q) J! ? 1.孔。kǒng,本义是甚、很。在通语中,还保留着“孔”的本义,比如:孔亟(甚急)、孔多(很多)、孔明(很鲜明)、孔疚(很痛苦)。由此引申,“孔”可以表示“大”,比如:孔硕(硕大)、孔德(大德)。最出名的要数“孔雀”,大鸟也。
; ^. e9 c- ]. [9 v; v: z# o4 P
% t# D8 U, Q! K 至于“孔”表示窟窿、孔洞之义,则属于通假。也就是说,表示窟窿、孔洞应当是另一个字,只不过读音与“孔”相同,后来便由“孔”取而代之。/ T( U) {; m0 E5 f6 R
2 J' k* F* `% U 从字义上看。孔,《说文》通也。《史记·舜本纪》“为匿空旁出”。《注》空即孔。《老子·道德经》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注》谓空虚能容也。《扬子·太玄经》孔道夷如。《注》孔道,通道也。《尔雅·释诂》孔,间也。《疏》谓间𨻶也,穴也,洞也。从中不难看出,孔、空、通、洞四个字的字义是一样的。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空,窍也,今俗语所谓孔也。天地之间亦一孔耳,故曰司空犹司孔也”。# J2 z: Z! H6 f$ g0 Q
' w* L) _% p& ^0 |
从读音上看。(1)孔,kǒng,《说文》康董切,《集韵》《韵会》苦动切,空上声;(2)空,kōng,《说文》苦红切,《韵会》枯公切;(3)通,tōng,《正韵》他红切,《集韵》《韵会》他东切。(4)洞,dòng,《说文》徒弄切。从表面上看,好像这几个字读音差别很大,其实上古读音是相近的,都是ong韵。6 C/ h) X1 n9 c& W/ x* }& s
% m' ^" m+ w( @0 P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得知,“孔”本来与空、通、洞的字义完全不同,但因为上古读音相近,所以在古籍中经常随意通假。不仅如此,既然“孔”只是因为读音相近,就可以由本义的甚、很,通假为与字义完全无关的空(钱孔)、洞(小孔)、通(孔道),那它也就可以通假为其它读音相近的字。至于“孔城”中的“孔”到底通假为哪个字,我们还要接着看“城”是什么意思,然后一并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4 i! y& o! r4 L, ]+ r9 \% S
. X$ ~( v; d5 Y$ y# V 2.城。chéng。从字义上看,很多人认为“城”就是指整个城市,这是不正确的。“城”的本义是城墙。万里长城,万里长墙也。所谓筑城,只是指构筑城墙而已。旧时将火把群称为“火城”,就是因为火把成群看上去好像城墙一般。从读音上看,因为上古没有舌上音zh、ch、sh,“城”的上古音是déng,读若东。《说文》“城,以盛民也”。《古今注》“城,盛也”。城,《说文》氏征切;盛,《说文》氏征切。可见“城”“盛”上古音完全相同。“盛”上古音肯定是déng,比如:这个房子太小了,根本盛(déng)不了这么多人。由此可见,“城”的上古音也是déng。. n2 z) Z9 Q" d: |
! P, U- A( T% O) [$ n K2 o1 N, w
实际上,“城”的真正原始的本义还不是城墙,而是指土台子或石台子。后来,因为“城”专门用来指城墙甚至城市,为了表示“城”的原始本义,后人专门臆造了一个“墩”字。在上古,“墩”就是“城”。现在的方言还将墙称为墙墩子。桐城旧时有不少地方称为“墩”,它可能指水边或水中土墩,也可能是指“城”,实际到底指什么现在已经不可考。
$ R. i5 I) e$ D2 L2 X2 o
3 I6 O q% f# s, O, X) k 这样看来,“孔城”中的“城”无非有两个意思:一是城墙,引申为城镇;二是土墩,引申为乡民居地。到底是哪一种意思呢?桐城地名中叫“墩”的不要太多,“孔城”中的“城”的确有可能是土墩的意思,问题是,那为什么别的地方一直叫“墩”,而它却叫“城”呢?所以,“孔城”中的“城”可能真的是指城墙,孔城也就是一座古城。但是事情绝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性:孔城作为人居地的时间比较早,那时还没有“墩”这个字,而其它叫“墩”的地方成为人居地的时间比较迟,当这些地方将“城”(土墩)改称为“墩”时,“孔城”中的“城”因为叫习惯改不过来了。5 C+ M, ~+ p/ {
0 U. V- A- Q; h$ P' g1 ^ 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将“孔”与“城”相结合,得出四个可能的意思:大城;大墩;空城,空墩。从实际情况看,不可能是“大城”,孔城即使是个古城,也称不上大城;不可能是“空城”,孔城即便曾经是空城,那也是得名以后的事;不可能是“空墩”,如果是空墩那就不是人居地,就用不着扯这么多了。只剩下一个可能性,那就是“大墩”。可惜,这种可能性也不是太大。孔城过去果真是大墩吗?大到要以此来为这个地方命名吗?
* I( q1 w$ N- @6 U# T8 W8 [) N7 O/ v) P0 k
搞来搞去,莫非“孔城”真的只是姓孔家族的祖居地,类似于今天的孔庄、孔圩、孔铺、孔店、孔岗,后来因为人群聚集而扩建为城市?绝对不是。桐城本来就不大,孔城则更小,人群聚集之地大不了称为铺、镇、店而已。$ v/ q$ [5 a' x2 p6 @* N6 X8 D. L6 b
* O) j% }4 @8 K8 r% d 我们仿佛走进了误区。这提醒我们要注意两件事:第一,“孔城”中的“孔”,既不是指本义甚、很(大),也不是指通假义空、洞、通,而是有别的意思,这个表示别的意思的字一定与“孔”的读音相近;第二,“孔城”中的“城”,到底是表示城墙还是土墩,得由“孔”的含义来定。
, p* d+ i1 } ^1 J; b+ u. O- |+ S1 T" z( A/ n' D
3.孔城=桐城。经过长时间深入考证,窃以为,这个表示别的意思与“孔”读音相近的字是“桐”。也就是说,“孔”通“桐”,“城”指都城,“孔城”就是“桐城”,桐国最早的都城就在孔城。我们下这个结论,是有充足证据的。
) x! o: N! F) A: e( r' n8 P' T( H+ X) A
(1)从语音角度来看。桐,tóng。“桐”的上古音肯定是dòng,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其一,t声是从d声分化出来的,好多t声字原来都是d声;其二,“桐”从“同”,从“同”的字上古音都是dòng,比如:洞、恫、侗、挏、㓊、烔、硐等;其三,桐城方言表示将什么东西盖上,曰dòng上,这个dòng就是“同”。实际上读tóng还是读dòng并没有什么关系,它的读音都与通、达、洞相近,也与“孔”读音相近,可以叠韵通假。在上古口口相传的时代,古人只知道一个字的读音,只好像现在初学英语的人一样,随便找一个读音相近的字来代替,名曰通假也。
9 @" p' P) @' U5 T: N" H* u; ^( F ~! o& A1 u; q& }0 u! p
(2)从历史角度来看。现在的桐城县城是隋开皇年间后建的,那么,原来的桐国之都在哪里?史籍没有明说,但可以肯定在东北部。第一,《汉书·朱邑传》曰,朱司农还葬桐乡西郭外(范岗)。以此推之,都城当在桐子国东北,而孔城就在县东北。第二,旧时北乡称桐积乡,今人多以为油桐树广植,这是没有根据的。桐积,实在是因为这里沉积着太多与“桐”相关的因素。孔城附近有桐溪水,有桐梓山,它们与桐子国一定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硬要否定这一点,是需要勇气的。第三,近年来在孔城境内,多次发现古城遗迹,虽然不能断定就是桐子国,起码是个旁证;第四,古桐城县治需要搬迁,说明它一定频繁遭遇灾害,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水灾,孔城正好符合这个条件。. r8 J* D( g1 c5 L# e# X: H
" n/ |4 U, \. p! H2 A( f& n; _
(3)从名称上看。在上古时代,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随便称为“城”的。《古今注》“城,盛也,盛受国都也”。也就是说,一般国都才称为“城”。请想想,上古桐城境内还有其它什么地方称为“城”?你不会说后来的“六儿城”吧。' {# t; A, h! @/ w; r6 n7 {
. g" y3 o8 H/ Y7 d7 h. ?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证据,桐子国的都城非常有可能就在孔城,而“孔城”也就是“桐城”。既然这样,那为什么“孔城”不接着叫“桐城”呢?事实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当孔城还在作为桐子国都或者桐城县治时,它肯定叫“桐城”,后来桐城县治搬到现在的县城,它就不能再叫“桐城”了,再叫就乱了,便谐音改为“孔城”。至于它是不是就是现在的孔城镇,那还要进一步考证。北宋《元丰九域志》指述桐城九镇,并没有按照地理位置来排,而是将孔城放在最后最突出的位置,一定是有原因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