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不当玩 于 2012-4-27 23:42 编辑
+ H( [6 { @( W, m5 G' w1 {: v* w' ^+ Y5 \9 m0 U
黄梅戏为什么称为“黄梅戏”?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一般通俗书籍是这样解释的:黄梅戏的最早源头来自湖北与安徽交界的大别山地区,传说清朝乾隆时期,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大别山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 可以说,所谓“黄梅戏”来自黄梅县的说法笃定是错误的。(1)民国九年(1920年)《宿松县志》曰:“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第一次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可见,所谓的黄梅县起源说,时间之迟令人难以想象。本来,方志当中就有很多臆想、猜想、附会的成分,而且《宿松县志》又是小地方的县志,所述根本不足为凭。它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大家实在不知道黄梅戏为什么取这样一个怪异的名字,正好附近又有一个黄梅县,于是附会之说便开始流传。(2)令人非常诧异的是,古代黄梅县自己的县志不说自己是黄梅戏的故乡,反而一个外省的《宿松县志》却首次主张。在过去漫长的时间内,黄梅县从来不提什么黄梅戏故乡,只是在最近一些年,由于宣传的需要,加上安徽人莫名其妙地、非常大方地、硬硬生生地非要将“故乡”的称号加在自己头上,而且这个“故乡”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黄梅县才提出“让黄梅戏回到故乡”的口号。(3)黄梅戏形成于清朝,大体是没有疑问的。安庆在清朝早期就被定为安徽省会,为什么黄梅戏不产生于安庆,而要产生于黄梅县呢?可能有人会说,黄梅调是民间小调,它应当产于较小的地方。那么,安庆周边的宿松、潜山、桐城、怀宁、太湖多为山区和丘陵地区,不也正好适宜产生采茶调吗?当然,黄梅县也有山区和丘陵,也有采茶调,但是,为什么几乎完全相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黄梅戏非要产生于黄梅县呢?客观的情况是,黄梅戏发源于以安庆为中心的皖江流域(上至皖鄂交界的大别山地区,下至宿松、岳西、太湖、望江、潜山、怀宁、安庆市区、枞阳、桐城以及池州),并最终以完整的独立剧种的形式诞生于安庆地区、成长于安庆地区、兴盛于安庆地区。现在偏要说黄梅戏产生于黄梅县,能说得通吗? 正因为黄梅县起源说极不可靠,故而很早就有人提出疑义:黄梅成熟的季节为梅雨季节,乡民们在雨天无所事事,便演唱一些民间小调来娱乐解闷。这个说法更加离谱:(1)梅雨季节正值农忙季节,即便下雨,只要不是下刀子,一般都是要下地劳动的;(2)民间小调一般都是劳动小调或相思小调,你不劳动闲置在家,如何能形成民间小调?(3)南方大片区域都有梅雨季节,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黄梅戏?实际上,安庆周边地区过去并不盛产梅子(甚至现在也是),就算黄梅戏是梅雨季节给悲摧的,也只有叫“梅雨戏”而不会叫“黄梅戏”。 我们从中看出一个苗头:长期以来,人们根本就没有搞清楚,“黄梅”只不过是个注音字而已。(1)黄梅县的历史更叠异常频繁,古称寻阳县、永兴县、新蔡县,隋改称黄梅县,因为境北有黄梅山。什么是黄梅山?绝对不是长满黄梅的大山,因为就算这座山上种满梅子树,梅子也有一个从青到黄的过程,所以只会称“梅山”“梅子山”,而不会称“黄梅山”。在这里,“黄梅”两个字是注音字,本字可能是大独山、大秃山。黄、梅、大、独、秃,古音读若独,因而“黄梅”假借为“大独”或“大秃”。大家熟知的黄山,都说是唐玄宗根据黄帝在这里炼丹而命名,其实,黄山原名黟山,别名岗山,它们与黄山一样,都是指“大山”。黟、岗、黄,古音相同,读若独。(2)黄梅天或黄梅季节,据说是因为这个季节正好梅子成熟。这个说法明显是不符合常识和逻辑的。梅雨季节由南向北推移,时间长达几个月,南方大片区域都有梅雨,你能说每个地方逢到梅雨季节都正好梅子成熟?实际上,这里的“黄梅”两个字是注音叠词,本字是“多”,梅雨季节就是多雨季节。 由此而推之,“黄梅戏”之“黄梅”,搞不好也是注音词。“黄梅戏”来源于黄梅调,黄梅调又称“采茶调”。不知道为什么,那些考证黄梅戏来源的学者,对这样一个异常重要的证据竟然熟视无睹。(1)黄,与航行皇衡兄永读音相同,古音读若独,不再赘述。(2)梅,从每,从母,与埋媒煤莓每谋某敏读音相同,古音读若逗。(3)采,与彩、菜读音相同,古音读若逗。采,摘也,方言将“摘下来”称为“敌下来”“夺下来”“撸下来”,本字就是“采下来”;彩者,多也,彩色者,多色也;菜,蔬也,采摘而来也。概而言之,“采”古音读若逗。(4)茶。《陆羽·茶经》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荼,读若涂,苦也,茶苦味;檟,jiǎ,《说文》楸也,揪也,采茶即揪取茶叶也;蔎,shè,香草也,蔎通舌,荼芽形似舌头也;茗,míng,荼芽也,茗通糜(mí),小也;荈,chuǎn,茶的老叶,即粗茶,荈通苍,苍老也;茶,通荼,古音读若涂,方言现在还将“涂”读若茶,比如:涂脂抹粉,方言称为“茶脸”。“涂”,真正的古音读若“度”,比如:涂上一层颜色,方言称为“度上一层”。概而言之,“茶”古音读若逗。 这样说来,“黄梅”仿佛是“采茶”的同音假借,“黄梅戏”实际上就是“采茶戏”“采茶歌”,属于采茶之时解乏、解闷的劳动小调。据说,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当时黄梅调或采茶调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清道光前后,产生和流传于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戏曲青阳腔、徽调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了黄梅戏。 但是,这个说法还是有问题:(1)劳动小调是常见的民间小调,除非象船工号子之特别,一般并不限定劳动的种类,所以,将“采茶调”限定为采茶之时的劳动小调是违反常理的,收割或种植时照样可以吟唱“采茶调”;(2)“黄梅”和“采茶”古音相同,并不意味着“黄梅”就是“采茶”的假借,它们为什么不会共同假借为另外一个东东呢? 我们推测,“黄梅”“采茶”共同假借的本字是“小短”,“黄梅戏”最初真实的意思是“小短戏”。(1)早期的黄梅戏又称为怀腔或怀调,有人认为“怀”是指怀宁,这是不正确的。“怀”照样是注音字,怀淮槐坏回违围伟,古音相同,读若独,怀腔或怀调就是“小调”“短调”。(2)早期的黄梅戏都是小短戏,经过“串戏”(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的一组小戏),才发展为“本戏”。也就是说,“黄梅戏”经历了小短戏、串戏、本戏三个阶段。现在,合肥当地有一种“小刀戏”,应当也是“小短戏”。(3)按照古音推测,“黄梅戏”“采茶戏”也可能是“独角戏”的假借。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乐伴奏4个历史阶段。“黄梅戏”得名于早期,正好处于独角戏阶段,虽然后来不再是独角戏,但由于“黄梅戏”名称已经耳熟能详,更因为后人根本不知道“黄梅戏”是“独角戏”的假借,所以这个称呼就一直保留下来。 总之,“黄梅戏”之本义,最大的可能是“小短戏”,也可能是指独角戏,不太可能指采茶戏,绝不可能指黄梅县。
* e5 i8 V2 u9 W |